从一条大河看到的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专题>学生作文>
从一条大河看到的
2022-07-03 18:05:55    来源:山西日报

张中海有着浓得化不开的黄河情结。2022年初夏,当他把山东人民出版社新出版的《黄河传》递到我手时,我深切感受到了这本书的分量之重。正如著名作家王兆胜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黄河传》是一本将情与理、知识与智慧、现实与理想、爱与恨、宏观与微观熔为一炉的重要著述。”

张中海的《黄河传》共有16章,50余万字,架构恢宏,内容浩繁。内容涉及地质地理、历史人文、风俗风物种种,俨然一部文学的、诗意的黄河小百科全书。

黄河源头静谧安然、不动声色的稚气泉流,蓝黄交汇处入海口的散淡慵懒、波澜不惊,令人身处诗情画意之中;亘古未见的“黄河露底”,世界河流奇观的“揭河底”、神秘莫测的“河喘气”,400年“不满不溢”将洪水泥沙吃光的“聚湫”,人入水不沉、泉沙涌动,如绸拂身的“瀵泉”,深奥神秘的“河图洛书”,东平湖蜃景“陷皇城”等奇闻异观,令人一读难忘;撒拉人的婚礼、东乡人的临夏、保安人的腰刀、土族的“拦门盅”等民族风情,令人眼界大开;青藏高原的贝壳岭、虾山,马家窑的彩陶,马莲河畔的黄河古象化石,河套人把“驯服黄河”牌匾送进博物馆等,启人哲思;济水“三伏三见”的辨析,贾让、王景、贾鲁、潘季驯、林则徐、刘鹗等人的治河之策,小人物牛玉琴、张应龙等的治沙之路,都令人大长见识……而让我感受最深切的,还是贯穿全书始终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沉重的兴衰之叹。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而作为母亲河的黄河,本就是中华民族一个最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下游河道,由于泥沙堆积,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地上河”“悬河”。信史以来至1949年,黄河2600余次大决口,26次改道,5次大改道成“中华之忧患”。几千年来,围绕她所产生的乱与治、疏与堵、沉与浮、湮与兴……“几乎所有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屈辱、辉煌与灾难、文明与蒙昧、都可以从一条大河看到玄机”。

治河,是历朝历代之大政。和世界其他大河不同的是,黄河治理不仅仅是一项宏大工程,同时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大计。所谓黄河定则天下治,黄河滥则天下乱。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倾力治理大河,黄河,已经实现了70多年的安澜。特别是当前,以生态多样性为主旨保持母亲河健康生命的行动,正成为上下同心的国策,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千万不能忘记”,黄河生命曾遭受的威胁——断流。

自1972年黄河下游首次断流,至1999年的28年中,黄河有22年连续断流,累计1079天。其中,1997年黄河断流至河南开封以下陈桥,达704公里,时长300天。断流不仅在下游,由于生态原因,黄河源头的水量也在急剧减少,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曾断流半年。

断流,不仅让黄河沿岸,黄河三角洲的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还使黄河生态遭受毁灭性打击。

“悬河、干河,都是死河象征,这是民族的灵魂问题。”

“黄河的水干了,妈妈哭了……”

振聋发聩,惊心动魄,令人沉重一叹!

由于南宋以水代兵,人为决堤黄河,夺淮入海。727年间,特别是明清两代,为保漕运,虽有能臣殚精竭虑,虽然耗尽国财民力,终究违反自然规律,用不计其数的工程把黄河治理得支离破碎,水患频仍。为什么坚持漕运不开海路?为什么上有郑和七下西洋之壮举,下有大臣泣血之上书,民间有冒“海禁”之大犯的海路探索,当政者仍以“不许片板出海”为国策呢?

直到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渤海,运河山东段淤废,漕运才被迫改为海运。由陆地到海洋这是个历史性转折,但已经晚了几个世纪,彼时的中华民族早已落伍了。

读《国家命脉》“徐淮古道”一章毕,又不由得沉重一叹!

张中海曾经对我谈起,正是由于亲身体验了黄河断流的景象,才让他每一提及黄河就沉重不能自已,才更加坚定了他写一部黄河大书的决心。

由大河断流进而引发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河兴国兴”,由此引发出的忧患意识和沉重的千古之叹,可以说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振兴之路,从来不是坦荡之途。所幸,欣逢盛世,经过多年倾力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向好,水沙治理成效显著,滔滔黄河水,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两岸。(张维明

[编辑:晋中频道编辑]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