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在镇卫生院就能针灸、拔罐,我再也不用往城里跑了!”走进张庆乡卫生院中医馆,正在接受中医诊疗的赵奶奶竖起了大拇指。截至目前,榆次区在10个乡镇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中医馆全覆盖,相继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8类16项中医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治疗优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近年来,榆次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政府统领、卫健牵头、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围绕完善和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创新机制、提升内涵,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服务能力,全力推动榆次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绽放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三大保障”助推中医药发展“稳中向好”
榆次区把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提供政策、医保、资金“三大保障”,全力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夯实政策保障,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一把手”工程主干抓。专题研究部署和调研榆次区中医药强区工作,制定完善实施方案,明确相关工作机制,重点产业对标抓。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8500亩,总产量3400吨。成立中药材种植、加工公司和专业合作社3个,培育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个,建成优质药材基地5个。重点推进射干、赤芍、白芍、金银花、知母等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植生产基地建设。
榆和东站中医阁候诊区
完善医保政策,精准支持中医药发展。榆次区完善中医医疗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持续在区级公立医院实行城乡居民患者门诊中药费报销40%惠民政策;与发改、市场等部门联手,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对于社会资本开办中医诊所、门诊,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中不作布局限制,积极鼓励和扶持民营医院开展各具特色的中医药服务。
提供资金保障,大力实施强基工程。榆次区一直将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经费逐年增加。从2020年开始,区财政每年直拨中医院50万元,用于专业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每年专项补助中医药培训工作。2022年全年区级医疗机构中药直补23745人次,财政补助金额244.93万元,覆盖9个街道、10个乡镇、75个社区、208个行政村。对中医药工作的有力扶持,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三级网络”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榆次区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中医药能力提升为重点,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效率,优化中药药事服务流程,规范中医护理服务,建强中医药服务的“三级网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中医。”
建强区级“龙头”,先后投资512万元用于区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区中医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建成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中医人才培训基地、“三部六病”推广基地。续建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新建省级重点专科肺病科、脑病科,市级重点专科妇科,并建成糖尿病科、烧伤科、针灸科、骨伤科、康复科、治未病科等中医特色科室。榆次区中医院在全国1525家二级综合类中医医院2021年度绩效考核中排名第79名,进入全国百强,成为一所科室功能齐全、人才结构合理、设备比较先进、医疗水平较高、中医特色突出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国中医药文化试点单位,全区的“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三部六病推广基地”,带动了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建活乡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枢纽”。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创建基础上,重点在中医馆规范化创建、能力服务提升、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强化基层枢纽地位。目前,全区10个乡镇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按照考核评估要求,统一进行标准化改造。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康复理疗方面的独特优势,将中医药方法融入医养结合、社区康复、养生保健等服务中。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健康管理方案,并运用中医药介入传染病预防;乌金山卫生院、锦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医养结合病房,并运用中医药治疗方法探索医养结合服务的新模式;在乡镇、村及社区开展传统健身活动,普及和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打造中医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慢病管理模式,全区17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每个团队均配备了中医类别的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全科医师。
建实村级“网点”。在全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10%的村卫生室、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中医阁”。208个行政村卫生室、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老百姓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中医药技术服务,群众就医便捷度和体验感不断提升。
“引育用留”建强中医药事业“人才库”
每天清晨,榆次区中医院武德卿、张志强大夫的门诊室门外,早已排满等待候诊的人群。新建的1400平方米针灸推拿中心内,医师们正在用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蒸、穴位注射等7类36项中医适宜技术为患者诊治,并延长了服务时间,诊疗中心开诊半年以来,已为2万余名患者提供了优质中医服务,成为驱散患者病霾的一缕缕春风。
开展针灸中医理疗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础。榆次区从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做大中医药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释放人才能量,做深做实中医药人才的“引育用留”,逐步打造出一支规模大、素质强、结构优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夯实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完善人才规划和管理机制。建立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用活、用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开展名医、名方、名院、名科、名药等表彰活动,营造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重用人才的浓厚氛围。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定向培养、进修学习、西学中、中医师承等方式,全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一支知名的中医药专家队伍,现有省级名老中医2名、市级名中医6名、区级名中医32名、乡级名中医8名。设立“名中医”工作室,由名中医轮流坐诊,提升全区中医整体水平。
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完善优质人才带动提升机制。采取区级医院与全区乡镇卫生院签订中医医联体协议,促进中医医生向基层下沉,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人才联动机制,开展中医医师下基层多点执业工作。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分别与区级医院专家建立“师承式”关系,加强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成立基层中医药培训基地,由区中医院设立基层指导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专家指导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明确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团队,建立长效业务指导机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300余名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覆盖率达100%。
加强中西医互补及骨干医师队伍建设。积极营造西医学习中医知识氛围,鼓励中西医优势互补。采取“下得去”方式,由区中医院选派骨干力量兼任乡镇卫生院副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以及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规范化诊疗;采取“上得来”方式,由区中医院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通过培训与指导相结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中医药知识培训与督导体系;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人才申报国家、省市人才培养项目。
“有声有色”赋能中医药文化新动力
暑期,榆次中小学生们来到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国泰中药公司,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受中医药魅力”研学活动,孩子们在现场了解了种植的各种药用植物,特别是山西道地药材的生长习性。体验了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方法,观摩了“望、闻、问、切”四诊的操作流程,领略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和历史,也充分展现了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榆次区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国粹经典,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力开启中医药强区建设新征程,为加快争当省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强支撑。
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支持中医药文化旅游,积极建设文旅康养示范区,在小西沟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建设了中国中医药产业小镇,定期邀请中医名医,从中医药医养、培训教育、科研、中医药孵化四个方面,研究、保护、发展中医药产业,积极探索出一条旅游业态错位发展的新路。目前,该项目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文旅康养产业重点项目。
传承国粹,塑造新形象。创建“三部六病”专业委员会和山西省名中医武德卿“全省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举办了高峰论坛,持续进行对“三部六病”学说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在“三部六病”领域领跑全国。建立师承教育培训基地,40余名中医骨干向名中医拜师,通过临床团队的跟师带教、临证思辨探讨等方式,传承了中医精华,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名中医服务。
山西国泰中药公司中药展馆
多维多元,营造新氛围。积极营造中医氛围,纳入整体规划建设,运用彩画在主城区多条街巷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一条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全部建有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阅报栏、宣传墙;建成了国泰中药文化展示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中医药材种植基地,实现了中医药文化健康产业融合一体发展;并通过电视、微信、报纸、展板、网络等方式充分宣传了中医药文化。组织全区各学校、各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广大中医药文化爱好者开展以“中医文化故事‘汇’,传播国粹我先行”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演讲比赛,通过快板、儿歌、讲故事、古今穿越等新颖的形式,充分表达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加大中医药知识“六进”等活动,群众对中医药常识的知晓率、对中医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的知晓率、满意率和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
中医药文化演讲比赛现场
厚植中医中药优势,提升健康服务水平,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医院得发展。榆次,将矢志不渝推进中医药强区建设,为全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新贡献,为榆次锚定“双城”定位、争当省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排头谱写新篇章!(刘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