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榆社县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
2024-06-24 09:3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千万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今年以来,榆社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盯重点、治乱点、建亮点,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浪潮,让乡村净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箕城镇:一线指挥 力量下沉

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动起来、干起来,连日来,箕城镇的41个行政村闻令而动,干群齐心协力,全方位、无死角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在整治过程中,党政班子实地指挥、包村干部一线落实、村主干现场整改,确保有标准、有人干、有序做、有效果。箕城镇各村以“一拆三清一改”为重点,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对公路沿线的杂物杂草和垃圾、河道沟渠,以及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进行全面清理。为实现长效常态治理,箕城镇发布了环境整治倡议书,各村完善了村规民约,并利用喇叭广播、村级微信群等方式,向辖区群众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努力打造人人都是保洁员、户户都有“责任田”的共治局面。同时,成立了箕城镇环境整治专项督导组,实行“一天几个村、三天一覆盖、周周大循环”的常态化督促落实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党员干部带头,勤当“环卫工”,通过实际行动向群众进行宣传,激发了群众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情,使箕城镇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郝北镇:创建典型 全面推动

走进郝北镇常银村,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干净整洁、明净亮丽,宅前屋后没有杂物乱堆乱放的情况。

常银村作为郝北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典型村和代表村,采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清理模式,通过拆危房、建广场、建花园、美庭院等多项措施,多措并举进行全面整治。一方面,重点排查村内年久失修、墙体开裂、屋顶漏雨、地基下沉等房屋,及时开展住房改造和危险房屋拆除工作,确保“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从源头消除隐患;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制定“门前三包”制度,提高广大村民参与环境集中整治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公益岗位配备保洁员,及时清理卫生、清运垃圾。同时,硬化村内空闲位置2000平方米,设置5个打谷场,解决村民秋收时玉米乱堆乱放问题。常银村还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推动159户农户完成旱厕改造,新建污水处理站,铺设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共2000余米,切实改善村内污水乱排、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补齐生活污水短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改善。

郝北镇以点带面,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强势推动,逐步形成了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动了各村各户的净化、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升,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云簇镇:党建引领 协同作战

云簇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切入点,紧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脏、乱、差、污、堵、破”等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

云簇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党员“先锋队”,在环境整治一线主动亮身份、领责任、展风采,并组建“美丽乡村扮靓志愿队伍”,第一时间召开云簇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部署会,划分治理区域,明确任务分工,常态化开展宅前屋后的“小园建设”、河道整治、垃圾治理等人居环境建设活动。各村党支部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建立村主干包片巡查工作制度,切实做到每日巡查、实时交办、当天整改,打通问题整治的“微循环”,同时增强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实现从“要我治”到“我要治”的思想转变,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让“保护村庄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深入人心,激发了广大群众“收拾屋子、打扫院子、整治村子”的热情。

云簇镇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极探索合适的管理方式,建立了村民自治机制,发挥了网格员的宣传作用和村规民约的教化作用,逐步形成了支部示范带头、党群勠力同心、全员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使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转变为“持久美”,从“一点美”拓展为“处处美”。

社城镇:明确重点 建章立制

社城镇围绕全域无垃圾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各行政村将“路、沟、坡、坎、渠”等公共区域作为重点,落实相关责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营造生态、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该镇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并出台《关于印发<社城镇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督察检查考核五个工作专班,实行专项工作专班推进工作制,确保压实工作责任。社城镇还明确了两个整治重点进行推进,一是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分为“一线一区”,“一线”包括省道、县乡路、河道沿线。“一区”包括各村公共区域、村容户貌、田间地头、农村水源污染、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残垣断壁;二是整治顺序按先行政村后自然村的顺序运行,做到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此外,社城镇坚持完善四项运行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通过发展多元投入机制,促使村集体、招商引资企业、项目资金投入运行;通过整治全民参与机制,由村“两委”组织抓好公共区域,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并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抓好门前“三包”、房前屋后、小街小巷的治理;通过治理共治机制,发动全民共治共享;通过服务一体机制,实现教育、医疗、养老一体化服务,确保服务全面有效。

河峪乡:干群合力 整治到位

河峪乡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整治村庄公共区域,消除环境死角,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掀起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巩固和治理提升工作热潮。

河峪乡发布环境整治倡议书,通过走访入户、悬挂横幅、喇叭广播、微信群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形成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村庄管护、卫生清洁等行动,促进群众从“站着看”转变为“点个赞”,进而到“一起干”,引导群众争做人居环境提升的践行者,奏响建设和美乡村主旋律。河峪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村根据村庄布局划定卫生责任片区,细化量化整治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起“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网格员包户”的工作机制,坚持全链条、无死角地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织密建设和美乡村的责任链。

截至目前,河峪乡共出动人员1400余人次,动用挖掘机、铲车60余台次,清理交通沿线积存垃圾和村内生活垃圾50余吨,清理小广告等98处,清运渣土200余方,整修坑洼路面、隔离带和绿化带30余处,全力推动乡村“颜值”再提升。

北寨乡:营造氛围 凝聚力量

北寨乡明确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中心工作,坚持面子里子并重,聚焦主干道、背街小巷、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健全目标到村、整治到户、任务到人的工作机制,助推人居环境提“颜”增“质”。

北寨乡乡村两级干部创新思路,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近期收支测算排查工作相结合,在走村入户排查时深入细致做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各村大喇叭、宣传栏、微信群等宣传方式,促使群众由“不重视”“不愿做”向“我愿意”“我参与”转变,真正带动村民共同参与进来。同时,多向发力,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公益岗、保洁员以及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严格按照“发现一处、清理一处、洁净一处”的原则,对街头巷尾、道路两侧等处的枯枝烂叶、杂草杂物等垃圾进行地毯式清理,对顽固“死角”“硬茬”进行集中攻坚,逐村清零,持续刷新乡村“颜值”。

如今,在北寨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人人肯出力、家家见行动。村民们都会主动清理自家院内的生活垃圾、房前屋后的柴草杂物,共同维护门口、路口、村口、河道的环境卫生,实现家里家外净起来、房前屋后绿起来、村庄环境美起来。

西马乡:因地制宜 综合施策

日前,西马乡组织召开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晒比评”现场观摩活动以及观摩评议会,一路观看、一路评议、一路记录,现场指出问题、提出不足,在会上定措施、明职责,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西马乡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夯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结合各村村情实际,制定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凝聚起“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全方位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对全乡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彻底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坚持精准发力、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在环境综合整治上“抓执行促落实”,按下人居环境整治“美颜键”,促进乡村“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西马乡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坚持从细处着手、实处发力,扎实做好长效管护,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努力打造生态优美、卫生整洁、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不断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程煜媛)

[编辑:李秀青]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