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那片庄稼地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专题>学生作文>
家乡那片庄稼地
2024-07-25 20:16:01    来源:山西日报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祖祖辈辈田间劳作,祖父是数一数二的庄稼好把式,父亲虽然在城里政府部门工作却从未丢下地里的农活儿。每到麦收、秋忙时节,青壮年自然冲锋在前,我却是例外,大人们再三告诫读书乃第一要务,于是10多亩地全凭祖父、父亲,收割、托运、脱粒、晾晒、颗粒归仓,我一次次充当了看客。

初中时喜欢上了篮球,一向乖巧的我疯狂迷恋篮球明星,只要有空便在操场上挥汗如雨,把求学的志愿渐渐遗忘在脑后。期末考试成绩亮起了红灯,年级排名一落千丈。暑假来临,我攥着可怜的分数单回了老家。母亲很震惊,把试卷递给了父亲,他狠狠地抽着烟,一根接一根,雾气缭绕中犀利的眼神越过鲜红的个位数直直刺向了我。如坐针毡,从未见过父亲如此可怕的眼神,他向来温文尔雅,不曾责骂过一句。我陷入深深的歉疚和恐惧中,忏悔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午饭后,父亲破天荒喊上了我,递过来一副手套,一顶草帽,大手一挥:“走,今天全部下地干活!”

七月的天格外灼人,正午赤日炎炎,浓密的玉米地里不见一丝风。“一人一块地,把杂草除干净。”说完他便径自蹲下身薅草,三下五除二便走进了青纱帐深处。我也弯着腰用力拔草,马蜂菜、狗尾巴草轻轻一拽连根拔起,而芨芨草、小刺球等比较难缠,根系发达牢牢抓住地,费了九牛二虎的劲儿才完整地除掉一株,一不小心便会戳破手套在手指掌心划出清晰的血痕。热汗像决堤的水一浪高过一浪,衣服湿淋淋的,裸露的脸颊、脖颈遭到蚊虫的偷袭,痒得钻心痛,半晌工夫伤痕累累。天擦黑了,父亲才从远处走来,叫我回家。那晚浑身疼痛,生平第一次拼尽全力干活,憋屈、疲累几乎要击垮我。第二天父亲早早喊醒我,带着干粮继续到地里,草除完了浇水施肥,每一样都不落下,父亲在前边大步流星,我在后面紧追不舍。一个暑假两个月,我在地里、菜园里忙得不亦乐乎,白皙的脸庞晒得黧黑,光滑的手指磨出厚厚的茧子变得粗糙,人消瘦了,可精神抖擞,浑身力气。从那年开始,地里的活儿我成了主劳动力,父亲不再阻拦。交公粮的时候,我一个人扛起了沉重的麻袋踩着晃晃悠悠的木梯直达囤顶毫不含糊,曾经被一袋面粉压得直不起腰的糗事一去不复返。

经历了那个夏天,我学习异常刻苦,篮球收起来,海报杂志送给别人,一门心思考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度过中考高考,圆了象牙塔之梦。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亲朋好友都来道贺,父亲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工作之后,凭着那份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次次超越,更因为踏实肯干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和支持。我丝毫没有察觉,其实是血脉中根深蒂固的土地情结绽放出光焰灼灼的花。

前年家里的几亩地包给别人搞农场,祖父母年事已高、父母也相继退休赋闲。隔一段时间,父亲便张罗着一家老小回老家看看,那个藏在记忆深处的偏远的村庄麦浪滚滚,遍野青纱,各式各样的大型机械、大规模的精细化耕种。父亲抚着儿孙的小脑袋,感叹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就是劳动的意义。我内心突然一动,年轻时候任性误入歧途,原来是最朴素的劳动让我悬崖勒马回归正途,是劳动拯救了我、成就了我。

从教16年,见识了一届届90后、00后的学生,他们生长在繁华的城市,很少参与过生产劳动,以至于在读到白居易的《观刈麦》“背灼炎天光”类的诗句时难以共鸣,还有一些养尊处优丧失了斗志。我便想起了父亲,想起了家乡那一片庄稼地,于是大胆地向家长提出建议,让孩子去劳动中锻炼吧,他会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未来的方向。没想到,这方法很快奏了效,几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小子居然迷途知返,从此积极面对学业、生活,最终成人成才。

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本身。这就是祖祖辈辈继承发扬的传统美德,也是劳动真正的要义。(张理坤


[编辑:李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