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那天,是父亲节,也是父亲在故乡忻州秀容书院博物馆举办“董耀章赞秀容诗词联书法展暨著作捐赠仪式”的日子,温情的节日举办温暖的活动,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天,山西文坛的名流雅士济济一堂,畅叙情怀,给老父亲捧场、助兴,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在艺术之旅和人生道路上与老父亲的相扶相携。
忻州人杰地灵、历史厚重、名人辈出,孕育了元好问、傅山、白朴等名人大家,也养育着父亲这样对家乡充满眷恋和思念的诗人、书法家。父亲时刻牵挂着家乡,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念,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他愿意做家乡的代言人,为忻州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尽绵薄之力。面对这样伟岸、豁达的父亲,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太多,涌上心头的却是零零碎碎的一些片段,或者一个画面,但就是这样的点点滴滴,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记得我人生中第一次远行,是我17岁那年考上天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父母双亲拿着厚重的行李把我送到天津,陪我报到,收拾好宿舍之后,他们返程回家。那是1986年的9月,天津的初秋炎热、干燥,学校旁边的公交站还是一条土路,看着他们坐上公交车,看着公交车一路扬尘而去,看着漫天荡起的黄土四下飘散,我热泪盈眶。到后来,我的女儿考上天津大学,我去送她,站台上不舍的拥抱、不由自主地眼泪,慢慢才明白,人生就在一次次挥手告别中渐行渐远,漫长的岁月在这一滴滴眼泪里倏忽而过,曾经以为的终点却是一次次离别的起点。
还记得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深秋,下班后回了父母家,他们那时候还住在省文联宿舍,和父母聊了几句,惦记着闺女快放学了,赶紧和二老挥手道别。下了楼,打开车门,习惯性的抬头看四楼的窗户,二老正趴在窗口望着我,不由得酸楚难耐、热泪盈眶。我知道,萧瑟的寒风里,那个越来越远的窗口,还有双亲一直在目送着,直到我的车在他们的视线里消失。
1993年我去西安西北大学求学,因腿受了伤,父亲送我去学校。安置好后,我执意要送父亲去火车站。父亲一路叮咛,担心我的腿,担心我的学业,我只是默默地听着,到了检票的时间,我对父亲说:“爸,你一路小心。”就无语凝噎再也说不出话来。而父亲那样一个乐观坚强的人,泪水也在眼里打转。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使劲搂了一下我的肩膀就转身走了。我一直盯着那个瘦高的背影走进检票口,好久好久。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耄耋之年的他不但可以熟练使用微信,还有自己的公众号、视频号,刷抖音、发文件更是不在话下。父亲读书看报、看新闻,写诗、写散文、写剧本,尤其是书法,挥毫泼墨如行云流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沟沟坎坎,他都能泰然处之,且从不往心里去。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笑对生活的人生态度。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父亲的开朗、大度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我们每个家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直抒己见。这样的父亲,是我们做儿女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
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也从不懈怠,督促我们看书、练字、写文章。记得那会儿我已经成家,星期天早晨电话铃声响起,拿起电话,那头是父亲的声音:赶紧起床,别睡懒觉。而我也条件反射般赶紧一骨碌爬起来,一看表,也才是早上七点钟,我的姐妹也一样都在双休日的早晨享受过此殊荣。直到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长大成人,接到父亲的电话仍然会立刻反思有没有什么疏漏、什么事还没有及时做好,这就是刻在血脉里的“本能反应”吧。
父亲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栉风沐雨、朝乾夕惕,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从住群艺馆的小院平房到文联的楼房再到劲松新景电梯房,不管环境如何变换,他伏在案头看书写作的身影永远不变。父亲已是87岁的老人了,但他白首壮心,笔耕不辍,去年山西文促会等单位在太原三晋国际饭店举办了三晋出版社出版的新著“董耀章朗诵诗词集研讨会”,在太原城市学院举办了“董耀章诗词朗诵音乐会”,今年又在故乡忻州古城秀容书院博物馆举办了“董耀章赞秀容诗词联书法展”,并且捐赠了《彩色的原野》《金色的山川》《董耀章诗词三百首》《董耀章书法作品及书法随感集》《董耀章文集》等百余本著作。
父亲2001年退休后,悉心于书法创作和书画理论研究,在山西美术馆先后举办了“董耀章诗书展”“董耀章格言书法展”“董耀章书法作品及书法理论研讨会”“董耀章从艺六十周年书法展”等。父亲活力犹盛,激情喷涌,创作并发表了颂扬华夏文明、复兴伟业、民族精神的朗诵诗《赞美祖国》《黄河放歌》《唱响新时代》《大美山西》等精品力作。父亲兴趣多元,退休后又重操歌词创作,《彩云追着月亮走》荣获“我为春晚献首歌”2022全民春晩选拔优秀原创优秀作品奖,《长相思》入选歌曲经典库“民歌中国”。《高歌颂党》《书香致远》《登髙望远怀海天》《生命礼赞》《不负韶华》等获山西音协原创歌曲大赛优秀奖歌曲,受到音乐界和听众的好评。
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父亲的第一本诗集《虎头山放歌》中的“虎头山赞”入选王蒙主编的《中国精神读本》;荣获中国文联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评审委员会举办的“中国百杰书法家”。
父亲的朋友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记忆中经常有慕名而来的诗歌爱好者到家拜访,不管是陌生人还是老朋友,父亲都一样开门迎客、开怀畅谈、以诚待人,获得了最宝贵的友情和尊敬。(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