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创新“厂中校”模式 打造产业工人“后备军”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灵石:创新“厂中校”模式 打造产业工人“后备军”
2024-11-27 10:0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11月10日,在灵石县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加工车间,参加工作不久的毕业生任嘉鑫正在生产线上认真作业。他是机加部操作工,而这里正是他曾经学习过的地方。熟悉的环境加上实践的积累,让他在工作中很快上手。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灵石县不断创新育人方式与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设立“厂中校”,让学校入驻企业,致力于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力开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任嘉鑫感叹道:“我是2024届毕业生,今年6月毕业,7月和企业签了就业协议,目前月薪符合我的预期,年底还有奖金,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3年底,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职工培训学校”(厂中校)正式挂牌成立,校企双方共同选派优秀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和实训。学生在企业研发中心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还能就近在企业成品展厅和车间进行沉浸式学习,这种厂中教学模式令人大开眼界。

机加部部长侯鹏飞表示:“在教学方面,‘厂中校’模式实现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无缝衔接。上午我们在教室给学生教授专业基础知识,下午他们就走进车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这种‘进班’与‘进厂’穿插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推动高技能人才与先进产业协同发展,对于当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厂中校”模式的实施,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难题,打通了就业与学历提升的通道,消除了学生的顾虑。在“厂中校”培养模式下,学生们可以在一年半左右掌握所有上岗技能,成长为“全能工”。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顾怀晶介绍:“在产业工人队伍改革政策的引领下,在县总工会的领导、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校在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有限公司设立了‘厂中校’,同时也签订了订单班,首批订单班人数达20人次,同时为该企业员工开展培训,每年的培训规模达10个轮次,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产教真正融合。” (闫静)


[编辑:李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