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车马协同”破难题 多元举措促发展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寿阳:“车马协同”破难题 多元举措促发展
2024-12-05 09:3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今年以来,寿阳县聚焦基层智治,坚持“为车减负、为马赋能”双向发力,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亮点,矛盾调解有特色,寿阳县通过“车马协同”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万一着火,咱们的车都过不去,您看看视频里,火几秒钟就烧了一大片,可得注意安全。”在解愁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大厅外,执法人员正向违法占用消防通道的村民进行执法教育。在执法人员的耐心劝导下,村民认识到错误并驶离车辆。这只是解愁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一个缩影。

解愁乡是寿阳典型的工矿型乡镇,辖区工矿企业众多,私挖乱采、非法生产、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频发。长期以来,执法力量“弱”、执法衔接“松”、执法效率“低”,成为制约基层治理的瓶颈。今年以来,解愁乡创新“四严四化”工作机制,通过严实力量配备,推动队伍建设专业化;严明执法流程,推动执法行为标准化;严格运行机制,推动执法事项规范化;严守为民初心,推动便民服务常态化,有效破解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解愁乡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李言介绍:“执法时我们遵循主动服务、分类处置原则。对违法行为轻微并能够主动改正的,以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为主;对故意规避监管、拒不整改、多次违法的,由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上报平台,按流程处置。”

除创新执法理念外,解愁乡还在队伍建设、执法规范、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优化力量配备,高标准打造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场所,探索构建“1+N”联动执法、“乡—村—网格”三级巡查、“人防+技防”执法网络三项机制,强化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业务协同,推动执法事项规范化,全面提升执法效率。

解愁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王健表示:“‘四严四化’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的闭环管理。今年解愁乡动态调整取消15项执法事项,下放的执法事项由原来的48项减至33项,‘壮马’‘轻车’让工作更有针对性了。”

朝阳镇作为寿阳的中心镇,村组类型多元,居民来源复杂,矛盾调解工作极具挑战性。面对这种情况,朝阳镇在实践中创新性地设立“家门口议事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具有朝阳特色的多元矛盾纠纷调解之路。

“隔壁加盖光伏发电板虽是好事,可也不能影响我家采光,凡事得讲道理。”针对朝阳镇泥河村村民王素萍反映的诉求,朝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司法所所长周吉光第一时间与双方谈心、疏导情绪,随后连续三天查阅相关资料,终于找到相关法律依据。经过20多次与建设单位上门协调,历时近一个月艰难调解,终于让矛盾双方达成协议。

不在会议室,不设主席台,大家围坐在百姓家中,将问题症结摆出来,讲出“烦心事”,议出“金点子”,开出“良药方”,这就是“家门口议事会”的精髓所在。为此,该镇织密“镇、村、组、网”四级机构体系,组建“总队长、调解员、议事员、反馈员”四个队伍体系,充实“代表岗、法治岗、专家岗”三种岗位力量,实施“听、析、解、帮”四步全过程调解法,全力打造强有力的调解智囊团。

据朝阳镇党委书记李新文介绍,镇里巧用“加减乘除”策略,规范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依托“1881”八种问题清单与网格一线上报,整合调解人员、包村干部、属地干部、事项归口干部多方力量,合力打造“4+2”专班。

八种问题清单是党建领航“1881”工程的重点内容,该工程作为今年寿阳党建一号工程,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对照相关要求部署,寿阳县细化分解“数据牵引·整体智治”的集成性改革31项任务,着力将影响发展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效能清单”。

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玉峰表示:“实施党建领航‘1881’工程的最终目标在于切实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更好保障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方式由20多个主管部门单独考核变为县委统一组织考核,乡镇考核指标从188项精简优化至26项,县直单位考核指标从347项最少精简到18项、最多精简到33项。” (李迪一)


[编辑:李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