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石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促进群众多元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大棚种植让“冬闲”变“冬忙”,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小雪已过,在灵石县红杏科技园的温室大棚里正上演着种瓜点豆的热闹场景,垄上覆膜、浇水施肥、科学管护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传统的“冬闲”时节在这里却是一派忙碌景象。宋俊平是静升镇马和村的村民,农闲时她就来红杏科技园打零工。离家近,干的也都是基本农活,还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让她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这里干活的还有静升村的村民乔娇莲,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后,她来到科技园务工,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她“四季有事做、全年有收益”的美好愿景:“在这里种了十余年大棚了,每个月收入2000元。今年长势挺好,希望收入更好,过个更好的年。”
据了解,近年来,红杏科技园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推动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灵活承包大棚,让一座座蔬菜大棚成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的“聚宝盆”。
红杏科技园设施农业承包个体户田纪锋说:“我们流转红杏科技园的大棚十余年了,共30余座,现在种植的是西葫芦、西红柿等,一个棚1.2亩左右,亩产3万斤左右。现在种植到腊月就能上市,30多个大棚一年下来毛收入有百万元。”(肖晨辉 郭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