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集团(山西)树脂应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昔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踔厉奋发,实干笃行。”日前召开的昔阳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昔阳新征程开启之年,围绕推动昔阳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和研究了八个方面重大问题,既是对近年来昔阳县经济工作的实践总结,也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整体谋划。
聚焦集群化 筑稳工业四梁八柱
推动产业转型、加快动能转换是时代大势、现实所需。2022年,昔阳县紧扣“稳煤促新、延链建群、强梁壮柱”十二字方针,不断铸就高质量发展“钢筋铁骨”。
煤炭产业要“稳盘托底”。全力促进安顺北坪等煤矿核增产能,积极支持潞安寺家庄等煤矿智能改造,精心指导中煤白羊岭等煤矿无缝生产,确保全年煤炭产量稳定在1600万吨以上,产值保持在100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要“建链延链”。加快推进晋利氧化锌、向洋材料活性炭、晋祥煤成气制金刚石等项目实施,尽快形成“千亩基地、百亿产值、20万吨产能、10亿元税收、4000名员工”规模。同时,强化尚太科技带动效应,积极招引锂电正极材料、电芯、隔膜等生产企业,努力构建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电池—储能碳基循环产业链,真正以链驱动、比“亿”齐飞,力争产值两年内突破百亿。新化工产业要“挖潜增效”。全力推动北京诺苇生物季铵盐消毒剂、德盛达木糖醇项目落地,重点推进华阳电石全面释放产能、华阳10万吨糊树脂项目复工复产,实现化工产业“腾笼换鸟”“金蝉蜕变”,领跑进军百亿目标。新能源产业要“多元发展”。紧抓国家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全市打造多能互补新能源基地有利契机,重点实施好总投资43亿元的7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全县总装机容量达到145万千瓦,产值突破10亿元,建成全市最大的新能源综合发展集聚区。
激活转型力 推动项目集成集聚
如何有效发挥项目支撑转型作用?昔阳县以开发区建设带动民营企业、“三个一批”精准发力,助力产业转型。
要强化工业园区承载力。工业园区要全面对标省级开发区标准,聚焦“四个强化”、推动“三个转变”,下大力气做好“一硬一软”,加大向开发区赋权力度,实现“区内事区内办”,以“一硬一软”不断提升开发区“亩均效益”,坚决以赶超奔跑奋斗姿态,全力打造开发区升级版。要强化民营企业支撑力。2022年,要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以“活水养鱼”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力争全年完成小升规5户、个转企8户、新增民企400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要强化“三个一批”攻坚力。对2022年确定的总投资183亿元的85个重点项目,相关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专人专班对接,强化要素保障,尽早办结手续。要对标省市要求,倒逼项目快签约、快建设、快投产,争取3月份项目全部开工,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融入新格局 全面促进开放融通
当前,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各类市场要素加速配置重组,我们要抢抓先机,始终坚持“大开放、大融合、大项目”战略,全力扩大内需、招引外资、上争支持,促进更高水平开放。
要持续“内扩”推动消费升级。要培育本土“小巨人”,提供“保姆式”服务,力争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8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要构建新型“消费圈”,打造以县城为核心、辐射各乡镇的新型“消费圈”和物流“新驿站”;要唱好文旅“融合戏”,有效整合全县“山”“水”“院”“寺”等自然人文资源和各类红色资源,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要创新“外引”提高招商质效。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继续依托全县资源富集、区位独特、交通便捷等优势,主动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先进区域溢出产业转移,县级领导人人担责,打赢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要积极“上争”强化资金支持。抢抓中央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下达机遇,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勤于“跑”、善于“争”,加大上级转移支付和中央债券资金争取力度。
发挥牵引性 全力激发发展活力
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关键要以创新的思路“通堵”、改革的办法“活血”、精准的服务“疏淤”,奋力跑出稳中求进加速度。
要“招才引智”添动能。必须念好“聚才经”,打好“创新牌”,对标“智创谷”,调整充实县委人才领导小组,打造乡土人才站10个,培育支农大学生70名,让“招才引智”成为昔阳发展最大底气。要“删繁就简”提效能。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落实土地保供,变“项目等土地”为“土地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拎包即入驻”。用最优政策、最硬举措、最大诚意,让来昔客商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安心。要“革故鼎新”挖潜能。统筹深化国资国企、能源革命、投融资体制、农村“三块地”、医疗卫生等重大改革,把稳方向、提前谋划、突出实效、塑造品牌,确保昔阳改革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方阵。
打好特优牌 牵引“三农”拓展新局
聚焦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2022年,昔阳县要重点抓好三件事。要构建农业产业矩阵。以全市“六大行动”和昔阳县“三个十”为抓手,持续壮大“菜果牧菌茶”主导产业,统筹“廊园区”,贯通“产加销”,形成“三廊十园一区”农业产业矩阵,构建“龙头+基地+品牌+市场”全产业链新模式,持续提升“昔字号”农产品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做好稳粮保供,守牢粮食安全红线。运用改革破题,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多元路径,将农户融入产业链尽享收益。要打造美丽乡村样板。坚持塑形塑魂并重,深化拓展乡村发展“七型模式”,统筹提升“水电路网”基础功能,推广农村党建“微网格”、乡村治理“全网格”、“乡贤治村”新试点,丰富基层治理“昔阳样本”。要筑牢共同富裕基石。实施好产业提质、就业倍增“两大行动”,实现1万名脱贫户通过产业增收、1.5万名脱贫户稳定就业目标,确保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
抢抓机遇期 加快绿色转型崛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问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治污、控煤、管车、降尘”工作,坚持“五水同治”,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净土永驻成为昔阳常态。要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真正让水清河晏成为昔阳高质量发展靓丽底色。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实行能耗“双控”,关键是控制能耗强度,核心在于控总量、转方向、改方式。要以“控”降能耗,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以“转”调结构,持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让昔阳高质量发展更具“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注重高品质 办好民生大事小情
“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心用情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城市建设要更舒心。坚持城建为民理念,按照“提标上城、扮靓主城、扩容新城”思路,大力建设“四宜城市”,让城市更方便、更有品、更美好。就业保障要更安心。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探索发放大病救助、冬季取暖补贴机制,做到政策兜底保障有力、群众就业增收有路。教育医疗要更暖心。认真落实“双减”“两集中”政策,推动教育工作保持省市前列。深入推进“健康昔阳”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深耕责任田 守牢安全稳定底线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不但是重大政治责任,更是重要政治任务。要抓紧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举措,抓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坚决守好山西“东大门”。要抓好金融化险。真正把过“紧日子”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依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创优县域金融生态。要抓牢安全生产。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严厉打击私挖盗采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要抓实社会稳定。责任再压实、预案再做实、措施再落实,以昔阳一域之安全稳定服务全省、全市安全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