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通讯员 赵伟)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和顺县平松乡党委严格按照省、市、县委安排部署,结合乡情实际,探索实施“五个三”工作法,找准治理切入点精准发力,实现五个强化,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
把握三个关键 强化治理龙头
充分发挥“领头雁”示范带动作用,让干部有干部的样子。一是抓住关键,示范带动,抓住党政班子成员这个“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乡党委领导班子建设,规范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注重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督促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二是分类管理、精准施策,持续开展村主干能力提升工程。对村级党组织书记实行星级化管理,现已对14个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初评;落实集中轮训、以会代训,抓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和村党组织书记“登台轮讲”,组织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政策专题学习培训五次,培训人数400余人次,将学习重点和工作重点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改革创新的能力;三是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包联制度。14名班子成员包联14个行政村及网格,督促推进工作落实;乡村两级干部每人包联不少于5户群众,截至目前受理群众服务事项274件,为群众代办事项202件,解决问题42宗。
管理三支队伍 强化治理载体
统筹联动建好三支队伍,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建好先锋队,坚决推行农村党员“亮身份”“党员联户”制度,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规范党员行为;二是用好排头兵,精准网格划分,全乡14个行政村划分网格15个,配备网格长15名,网格员15名,辅助网格员14名,对网格进行优化,细化微网格111个,选配微网格员111名,网格员“三进一巡”52次,为民代办事项56件,用小网格发挥大作用;三是调动主力军,持续推行“星级文明户”评选,完善细化星级文明户创建实施方案,依托网格员队伍、党员志愿者做好宣传发动,依托扶贫爱心超市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目前,全乡已有2516户参与评选。通过村级初评“十星级文明户”649户,七星级以上1867户。
建好三类阵地 强化治理基础
抓实阵地建设,打牢治理基础。一是深入推进“一堡垒五中心”示范村建设,目前平松村房屋改造及软件配套已完成,小南会村和石南坪村已完成85%,同时3个达标村创建正在实施当中。二是深入推进实训基地建设,示范打造平松村和小南会村2个实训基地,目前平松村实训基地硬件配套建设正在进行,小南会村实训基地已运行。三是深入推进联村党组织建设,目前联村党组织已建成4个,其中产业牵引型3个,村企联建型1个,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瞄准三个重点 强化治理保障
明确工作重点,针对性制定长效机制,让履职有章程。一是抓实对照检查,通过自查、党员群众提、上级点的方式,乡党委制定问题清单13条,村级问题清单120条,乡村两级干部问题清单980条,同时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并常态化落实“清单式”治理;二是扎实开展“清化收”工作,理顺合同、化解债务、规范资产,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清障铺路,共排查清理合同数20件,化解债务金额15.38万元,收回资金金额10.23万元;三是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制定细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案,持续推进西河会村杂粮深加工、沙佛陀村京顺绿色生态养牛、新寸村六九盛生猪养殖、坪地川村彩凤生猪养殖和泉井醋坊等建设项目,2022年全乡14个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
持续三步监督 强化治理效力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确保各项工作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地。一是对源头进行监督,开展常态化调研督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从源头发现问题,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选树标杆、曝光典型,切实以严的要求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二是对过程进行监督,督促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加大对农村党支部工作指导,抓好工作落实,从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进行监督,对落实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三是对结果进行监督,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专项考核评比机制,对各村基层党建、环境卫生、实事实办、疫情防控、经济壮大等各类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比,确定优秀等次的3个,称职等次的11个。
目前,平松乡已经形成党委领导、上下联动、治理有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做强乡村、做实治理、做活服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