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通讯员 张疆)“队伍、流程、方法我们都了然于心,也能够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了。”介休市绵山镇综合行政执法二中队队长武文慧接到群众举报村内违建的问题后,带队到现场问询、出示证件、执法清理、录像留痕,一气呵成,群众纷纷为他们的办事效率竖起了大拇指。近日,绵山镇实行了“一支队伍管执法”,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绵山镇在镇党委的领导下,采取“6+1”队伍模式,即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担任队长,设6个执法中队、1个执法机动队。在执法中队设置上,按照执法重点和执法事项相近原则,采取专业分类、区域分片的“分类+分片”模式,并根据赋权事项和工作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实现了指挥精准、执法灵活。“过去发现问题需要逐级上报,处理时间比较长,现在我能直接和执法队员们联系了,当天就能解决。”东内封社区网格员钮爱莲感到能够辅助执法人员工作意义重大。
执法的前提是懂法。绵山镇邀请大学导师、司法局专家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明确执法权限、主体责任和业务要求,确保执法人员能上手、会操作、执好法。参加培训的不仅有执法人员,还有全体镇村干部。“乡镇能管啥,我们能干啥,通过培训就都清楚了,面对老百姓也方便开展工作了。”常乐村党总支书记杨志亮认为培训解决了过去“要么不管、要么胡管”的痛点。
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绵山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以抓早抓小抓细遏制违法苗头,通过“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执法”柔性执法和重大违法高压处置相结合,树立执法权威,形成执法震慑,实现服务、管理、执法的“三统一”。“权威的树立,是一个队伍素质、执法环节、执法效果综合检验的过程。”绵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晓丽希望用执法队员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
“基层行政执法,源在解决基层百姓诉求,根在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魂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绵山镇党委书记宋建国表示,“今后我们仍将以党建为引领,工作再精细化、再人性化,让百姓真正感受‘无痛’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