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在一线】望春山 植“青绿”——晋中市政协委员杜涛的“生态梦”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对话>
【委员在一线】望春山 植“青绿”——晋中市政协委员杜涛的“生态梦”
2022-07-18 16:10:21    来源:晋中晚报

杜涛参加晋中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留影

和佳公司为荒山“植绿”

出门见山,满目葱郁。

入伏时节,和顺县义兴镇南坡村气候凉爽。太行山深处已无村民居住的自然村——南坡村,就是山西和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佳公司)的大本营。一周七天,杜涛最少有五天在这里度过。

因为他的事业在这里,他的梦想也在这里。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在生态建设的主阵地,作为市政协委员、和佳公司总经理,杜涛把委员履职刻在家乡的青山上,助民致富发展“绿色产业”、热心公益播种“绿色生机”、调研建言铺展“绿色未来”,为家乡植绿护绿、播种希望。

让家乡披“绿”

1974年,杜涛出生于和顺县喂马乡西喂马村。

“每天在山上耍,山上花花草草特别多……”杜涛连用几个“可好了”,来形容生他养他的村庄。家乡山高林茂、植被稠密,是杜涛小时候玩耍的乐园,也是他如今向往的美丽家园。

于是,从供销社到煤场,再到煤业公司,杜涛的事业版图最终还是回归到了“花花草草”。

2009年,杜涛选址大山深处植被丰茂、气候宜人的南坡村,成立山西和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尽管在县城、晋中市城区都有办公用房,但杜涛最喜欢的还是这里。

“植被多、景色美、空气好”,杜涛又一次用 “可好了”来描述。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及养护,林木资源开发和利用,苗木培育和销售,蔬菜种植、培育及销售,以及建设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环保工程施工等。”尽管公司承揽的业务繁杂,但在杜涛眼里,“植绿护绿”才是主业。

成立13年来,和佳公司以和顺县为轴心、以晋中为半径,完成荒山绿色工程1.16万亩、公园设计绿化养护56个,累计育苗1100亩。目前,公司的219亩苗圃基地育有40多个品种的苗木。

“和顺县体育馆绿化工程,我亲自设计,义兴镇绿化工程是我们实施的。今春完成寿阳荒山绿色工程。和平遥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首个项目是厂区绿化,下个月实施第二个项目——海绵城市景观绿色工程。从栽种、景观设计到色彩铺装,提供一条龙服务,涉及50个品种、6000棵树……”谈及公司的“植绿护绿”成果,杜涛眼中闪过耀眼的星光。

在心中植“绿”

在和顺县,连绵的大山是大自然赐予的绿色宝库,却也一度成为制约人们走出去、富起来的桎梏。

“不仅要让山川更绿、家乡更美,更要在家乡人心中‘植绿’,让他们活得有生机、有希望。”公司成立伊始,无论公司员工还是临时雇工,杜涛总是优先考虑家庭困难的。

今年56岁的骞海彦,跟着杜涛干了9年。靠着一身过硬的苗木养护技术,骞海彦从当年的贫困户顺利脱贫,他的工资收入除了维持家用、供两个女儿上学,如今已小有积蓄。“大姑娘考上大学,杜总个人出资奖励了5000块钱。”对骞海彦而言,杜涛不仅给了他一份工作,更给了全家人过上好生活的希望。

2016年,杜涛响应号召成立和顺县和佳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101个成员中有86名贫困人口。除了种树,杜涛带领合作社成员积极承揽修路、筑坝、整理土地、修建水渠等工程。

从初始的人均年收入1.8万元,到2019年的2.7万元。五年中,在杜涛的引领下,先后有367个贫困户凭借勤劳双手脱贫致富。2020年11月9日,和佳扶贫合作社被山西特色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产业扶贫‘十百’典型单位”。

出资8.6万元为横岭镇仪城村硬化广场;出资4.8万元向和顺一中、和顺职中捐赠电动自行车安全帽;节日购买面、油慰问松烟镇南天池村民,为村里种植1000亩文冠果,修路、垒坝……2022年当选市政协委员以来,杜涛继续在公益事业中积极作为。

2016年汛期时,松烟镇马连曲村独居老人翟玉庆的旧房子被洪水冲毁,因为没钱,房屋一直没有修缮。获悉此事后,杜涛出资11万元,为老人建起7间新砖房。如今,看着主体竣工的新房,翟玉庆喜极而泣。她说:“没想到老了老了,又住上了新房。”

为未来播“绿”

从“大地披绿”到“心中植绿”,如今杜涛着力向未来“播绿”。

“从2000年开始,我国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国家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养老事业,而且投资力度逐年大幅增长。”杜涛紧跟党中央、省、市发展健康养老事业的步伐,与和顺县优厚的生态环境、丰沛的森林资源结合,将未来发展方向锚定森林康养项目。

2021年7月,杜涛成立山西云端之上森林康养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着手实施云端之上森林康养基地项目。项目位于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松烟镇南天池村,占地面积为4688亩,其中森林面积2746亩(森林覆盖率≥60%)、草地面积1672亩,平均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6℃至8℃。

“康养基地的核心功能在于提高生命的长度、丰富度和自由度。基地有无与伦比的太行山断崖风光,有一望无际的空中草甸,山、川、丘陵皆备,四季分明、雨热同步,紧邻国家级地质公园,区域优势尽显。”杜涛介绍,五年后,该项目有望集养老、健康、养生、疗养、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多个相关产业于一身。

2022年1月12日,山西云端之上森林康养基地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评为国家级试点基地。如今,总投资3.3亿元、分五年完成的该项目正在实施,4.9公里长、6.5米宽的环形公路竣工,60亩的大型人工湖正在建设中。

履职尽责,为美丽晋中、美丽山西增“绿”。今年市两会,杜涛提交《关于晋中市大力发展乡村森林康养产业的提案》,受到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后被省工商联列为重点提案进行落实。

站在云雾缭绕的南天池,杜涛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这绿色,从眼前的山梁沟峁延伸到更远的远方。  (晋中晚报 记者 张莉芬 实习生 刘曼钰摄影记者 程婧)

[编辑:晋中编辑]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