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医疗集团:山西首家“智慧流动医院”让基层群众看病不再难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寿阳县医疗集团:山西首家“智慧流动医院”让基层群众看病不再难
2022-07-21 10:26:02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通讯员 董奇光)2022年7月,由山西省卫健委组织的“医改看晋中,媒体基层行”记者团在寿阳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中医院、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了汇报、采访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了深化“县域医改”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带来的实际变化和效果。其中,于2021年1月,在寿阳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下,寿阳县医疗集团为彻底解决“健康扶贫”和边远山村群众“看病难、住院难”问题,而购置10辆微医巡诊车和1辆DR诊断车组成的山西省首家“智慧流动医院”,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公卫服务和应急处置中的显著成效,成了记者们追踪和关注的热点。

靠“智慧”让健康“流动” 实现医患双赢

“智慧流动医院”组建后,10辆微医车分别由两个县医院和八个乡镇卫生院管理。平时——为分管区域百姓送健康到家门,圆满完成担负的医疗保健任务;紧急——按照上级统一号令而动,为保全县百姓安康出征。

每辆微医巡诊车都配备有:B超、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血球仪、尿液分析仪、DR诊断仪等医疗常规检查设备,具备二甲医院的检查诊断功能。它可以在群众家门口完成各种检查项目,并将检查数据和信息自动上传至医疗集团远程网络平台,并及时得到省、市、县级专家的具体指导、诊断和建议,并在3—5分钟内传回。受检村民不仅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结果,基本满足了广大村民的防治需求,特别是让常年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失独家庭老人等,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此外,巡诊车还带有100多种临床治疗药物(包括中药制剂)等,定期深入村户巡诊服务,并配合乡村医生进行核酸采集、家庭医生签约、慢病带药、上门随访、科普宣传等工作,有效织补和健全了全县基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治网络。

“智慧流动医院”的建立,不仅可以送医送药下乡,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偏僻山村和困难群众家门口,有效推进基层家庭医生签约率,使疫情防控网络和医疗救治网络全覆盖;还可以通过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和“双下沉、两提升”,让村民在家门口真正体验到县级医院专家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促进了基层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实现医患双赢。

健全基层医疗救治网 让救治无遗漏

寿阳县医疗集团松塔镇中心卫生院位于寿阳县松塔镇松塔村——平定、昔阳、和顺、寿阳四县交界处。境内山峦起伏,沟河相间,属典型的土石山区。镇域面积308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在册8700人,常住3200余人,80%为老年人。对于大多数孤寡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及基础病多的患者来说,看病很不方便,从而导致“小病挺、大病拖,最终成为不治之疾”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松塔卫生院配备微医巡诊车后,立即按照集团“智慧流动医院”的要求,每周定时深入乡村、农户提供服务,把优质医疗卫生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起到了巨大作用。

松塔镇新寺庄村83岁高龄的老人王千贵,患高血压病30余年、脑梗15年,行动非常不便。由于儿子常年在县城工作,每周村医要上门服务1—2次,需做的化验、B超等完全由微医车上门服务,并随时将遇见疑难问题数据上传到集团远程会诊平台,及时得到上级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后遵医嘱治疗。足不出户的优质服务和健康保障,令他常年不在身边的儿子万分感动:“医疗集团‘智慧流动医院和医生们就是好,不仅让身患重病的老父亲在家中就得到了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还为我们常年在外工作的家人排了忧、解了难,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上龙泉村掌立小组76岁高龄的孤寡老人张林植,已患高血压、糖尿病20余年,并伴有腰腿疼痛,行走、活动极不方便。平日里看病、买药全靠村医上门服务和村组长帮忙,而自己坐车去一趟松塔镇卫生院,不仅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受不了,而且交通、吃住、照料都不方便,常常因懒得“动”而加重了病情。“自从有了微医车每周一次的巡诊,再也不用为看病、吃药、检查犯愁了,医生照顾也十分贴心!”他逢人就夸“智慧流动医院”好!

扎牢基层疫情防控网 让防控无死角

“智慧流动医院”建立以来,与集团120急救网络相互配合,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已深入全县15个乡镇、56个村庄,为30663名基层群众进行了核酸采集,并多次圆满完成了发热患者筛查和转运任务。同时,“智慧流动医院”的运行,健全完善了“网格长+签约医生日常服务+定期巡回诊疗+15分钟急救圈”的农村公卫服务网络。

2022年上半年,松塔镇中心卫生院共出动微医车30余次,深入16 个偏远山村,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上门进行了新冠疫苗接种40人次,核酸采集4200余人次。

上龙泉村梨园小组 81岁的大娘安拽小,因常年患有腰腿痛病,行动非常不便。自新冠疫苗接种以来,因道路交通不便,老人和家人都为不能按时接种疫苗而苦恼。闻讯后,卫生院立即派巡诊车前往老人的家中,为其接种了疫苗,并留下了联系电话。令老人和家属非常感动!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

据不完全统计,集团“智慧流动医院”启动运行以来,共深入全县18个乡村,为53000余人(次)进行了核酸采集,为200余名困难群众接种了疫苗,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受到群众好评。

“流动”为百姓带来希望,让看病不再“难”

山西省首家“智慧流动医院”在寿阳大地的“流动”,把二甲医院的设备检查、三甲医院专家的诊断建议,一起搬到了群众“家门口”,努力让基层群众看病不再难!

7月20日,笔者随松塔镇卫生院武晋铭副院长、张彩虹副主任护师等,来到了十字堙村蒿子小组 74岁大娘任二妮家中做回访。任大娘属慢性病患者又是孤寡老人,6月5日一大早,历来早起的大娘被邻居发现倒在床上,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村医闻讯后立即为老人进行检查:呼吸变浅、心率变慢、神志不清……遂立即将老人身体翻转侧卧并与卫生院联系。很快通过微医车车载设备,进行了心电图、B超、血尿常规等检查,同时上传了检查数据,经上级专家会诊,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遂指导给与吸氧和药物治疗……当大娘在县城工作的儿子闻讯赶来时,大娘已恢复意识,各项指标趋于好转。老人儿子激动地拉着医务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松塔镇里思村人78岁的老人范润妮,曾经因“心梗”于10年前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今年五月的一天傍晚,老人突感上腹疼痛,且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地前去村卫生室就诊。村医李海军边接诊、边紧急联系“微医车”现场进行检查:心电图、B超、化验……上传的数据很快得到反馈,被初步确诊定为急性胆囊炎。由于发现及时,又经过卫生院进一步治疗,老人很快就康复了。

2021年—2022年1至6月,“智慧流动医院”配合“15分钟救治圈”和“四位一体”应急救治工作,多次圆满完成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抢救任务,共派出微医车180余台(次),协助转运患者600余人(次);为加强科普宣教,提高基层群众防病意识,“智慧流动医院”深入乡镇、村落组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300余次,发放宣传品3600余件(册),宣传群众30000余人;一年来,“智慧流动医院”通过车载远程会诊设备,为500余名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上传了各种检查和诊断信息,得到国家、省、市专家的及时指导和建议,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群众节约各种开支200余万元,真正让县、乡、村三级公卫服务网、医疗救治网和疫情防控网更加牢固,让群众享受到了“智慧流动医院”带来的巨大健康“红利”。

用“智慧”播撒知识种子 培育健康绿洲

过去,松塔镇各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健康素养普遍不高。如今,由于“智慧流动医院”送来了技术服务和健康教育,促进了基层能力提升,群众的防病治病的要求非常迫切。以往没条件、没能力做健康体检的基层群众,如今得到了免费体检;以往防病意识不强的群众,如今主动要求健康体检,积极参加健康讲座。新寺庄村村民杨婵金高兴的说:“医生们不仅为我们送医送药上门,还为我们举办健康讲座,让大字不识几个的山里人,如今懂得了不少防病治病知识和科学道理,再也不用为看病、吃药发愁了,断不了还能为别人防病提供参考意见!”目前,松塔镇卫生院微医车已深入边远山村开展健康宣教活动100余场,定时巡诊已成常态。

实践证明,“智慧流动医院”微医车巡诊比较符合边远山区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实际,较好地补齐了基层医疗救治、公卫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的短板,是“健康扶贫”、全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人提高防控意识、健康意识,培植起健康的绿洲!集团分管副院长弓保平、松塔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武晋铭如是说。

集团党委书记、院长赵广明描绘了未来的发展愿景:“我们将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快完善云巡诊包、远程会诊、远程心电等信息服务举措在各乡镇卫生院的应用和落地,努力提升基层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夯实县、乡、村三级疫情防控网、医疗救治网、公卫服务网和应急处置网的根基,把‘智慧流动医院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和基层群众看病就医‘不再难变为现实,积极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实现‘90%的病人留在县城,65%的病人留在乡镇的医改目标,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晋中频道]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