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首要是提升粮食产能,重点是用好科学种田方法。寿阳县西洛镇与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晋中丘陵旱薄地地力快速提升与定向培育技术研究示范基地,针对寿阳县旱薄地土壤耕层浅、地力水平不高、肥水效率低的问题,采取秸秆还田,精准控肥、土壤增碳、品种改良、高效用水等科学技术措施,为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日前,在西洛镇的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院士科研基地,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永亮带领科研团队正开展试验取样调查作业。
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永亮称:“经过近两个月的抗旱保苗工作,目前总体来看,各试验区的出苗率基本在90%以上,长势比较良好,基本可以保障我们各项试验的正常运转。”
4月中下旬以来,寿阳县持续晴天少雨,对春玉米播种、出苗、苗期发育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6月5日一次有效降雨后,科研团队对土壤墒情进行了科学评估,对试验区进行了重新种植。重新种植后,在科研团队的精心照料下,目前玉米作物正茁壮成长。
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永亮称:“在技术上,我们首先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并且具有抗旱能力的玉米品种;其次结合地膜覆盖、喷灌补水等为土壤保肥保水,另外在重新种植过程中,结合我们各个实验的要求,适当调整了种植密度,以保证它整个的抗旱能力。”
寿阳县的旱作耕地大部分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类型以黄土母质的褐土为主,今年年初,科研基地通过对全省不同区域的实地调研,取样分析后发现,西洛镇的土地类型和土壤结构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中低产旱薄地,适合团队对耕地质量提升研究与示范的各项要求,因此寿阳县通过校县合作的形式在西洛镇建设了山西农业大学院士科研基地,开展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永亮称:“希望把我们的科研成果以西洛镇为展示窗口,尽快在全县乃至全省的旱薄耕地进行示范推广,力争将我们的科技的力量,助力咱们山西的农业产业。”
科研基地利用其专业技术不仅改善了重新种植的玉米长势,而且也让周边农户减少了因旱情受到的影响。
寿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全省杂粮生产先进县。当前正聚焦建成全省产粮第一大县目标,全面实施以高标农田为重点的宜机化改造,以雨养旱作为主体的标准化建设,着力推进以玉米加工为优势的链条化发展,以优质果蔬为特色的功能化布局,以粮食转化为支撑的集群化养殖,不断探索以家庭农场为主角的规模化种植,以“双层托管”为模式的社会化服务,以主体倍增为落点的职业化培训,持续与高校、研究院合作研发,积极建设全省首条玉米全产业链,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海平表示,今后将在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基础上,继续围绕打造华北有机旱作农业之“芯”目标,切实将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要求落到实处,着力构建华北地区有机旱作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持续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全产业链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好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寿阳路径”,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强县建设。(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