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珠峰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专题>学生作文>
向珠峰
2024-09-02 09:05:00    来源:山西日报

十余年前的10月5日,经滇藏公路入藏一路奔波,到达珠峰脚下。恰逢珠峰地区前几日下雪,眼前雪雾弥漫,若不是绒布寺跃入眼帘,很难直观相信珠峰就在眼前。白茫茫的世界里,绒布寺前金黄色的转经筒,高高的经幡杆和飘舞的风马旗格外醒目。佛塔边有小狗慵懒地躺着打盹,偶有僧人出入寺院,暗红色的袈裟在微风中灵动跳跃。天空中有数只黑色的小鸟在盘旋飞翔,远处有藏民背着东西在小路上踽踽独行。

满目空旷,一片寂静。

绒布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寺庙,绒布寺海拔515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距珠峰大本营只有几公里的路程。绒布寺是为来朝圣、游览、登山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歇脚之地。这里也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珠峰巍峨的雄姿和奇云奇观等摄影图片多是在此处取景。可惜天公不作美,我看不到更拍不到美景了。

在绒布寺稍作停留后,我们继续驱车向南向上,不到20分钟车程后,到达珠峰大本营帐篷区。帐篷区也被称为山寨大本营,此处距真正大本营还有约4公里路程。帐篷区陆续有来往的游客,一顶顶的帐篷便是一家家的小旅馆,因为天气的原因,这里已没有“山气日夕佳”的意境,游客们倒像是“飞鸟相与还”,忙着安顿住宿。

考虑到还有同行的朋友没有上来,经与同车好友商量,决定下撤到绒布寺宿营,途中与云南籍司机开玩笑说要不咱们回县城住宿吧,司机连忙拨浪鼓般地摇头。从定日县城到大本营只有并不算太远的120公里路程,但时而碎石路,时而搓板路,行车之艰难足以让任何司机都心有余悸。4个多小时的来路上,同行的朋友因爆了胎去修车,直到晚上九点多一行六人才相聚在绒布寺附近的客栈里。

吃饭、喝茶、聊天、休整……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之夜是痛苦而漫长的,夜里12点以后客栈不再供电,黑暗中只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头痛、气紧、寒冷,辗转难眠,平躺又侧卧,侧卧又半躺,半躺又坐起,在使劲吸气中煎熬着,盼着曙光,似睡非睡,半梦半醒。

渐渐地曙光初露,起床下地,打开窗户,让珠峰的气息透进来,“梦觉繁声绝,林光透隙来”默默祈盼司马光《晓霁》一诗的意境,振作精神,唤醒同伴,吃了泡面,再上大本营。

天依然肃穆没有开颜,光阴绘就着阴柔的画卷,没有蓝天,没有白云。在帐篷区换乘当地环保车前往大本营纪念碑处,眼前只有崎岖的小路。大本营里有与珠峰一样神圣的哨兵常年驻守,纪念碑上5200米的红色海拔标志格外夺目,第一时间在碑前按下快门,留住与珠峰的瞬间。

四顾茫茫,心亦茫茫。

此处难以久留也不允许久留,带着依依不舍的心,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皑雪中的珠峰。

几多感叹,无限遗憾尽在归途中。

此后的日子里一直牵念着珠峰。回来后从新闻里得知,在我们离开不久的几天后,珠穆朗玛峰地区遭遇特大暴雪,据当地藏民讲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有86名游客被困大本营。一时间自己竟怔在书桌前,理不出一点头绪,心立即被揪紧了。一直关注着,后来的日子里闻听游客安全撤出,心结便慢慢打开,揪紧的心也放松下来。

这次珠峰之行于我是第三次入藏。初上西藏,全然是为它的神秘而心往神驰,由咸阳直飞拉萨,大昭寺、八角街、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羊卓雍措、纳木错、雅鲁藏布大峡谷、冈底斯山脉……高远、纯洁、宁静、厚重,如今还历历在目,令人感叹。二次入藏,沿青藏公路而行,穿越昆仑山、风火山、可可西里、唐古拉、念青唐古拉、羌塘草原,感受到的是高远纯美之外的空旷、苍茫、荒凉、沧桑,还有栖息其间的牦牛、野驴、藏羚羊的生命痕迹。珠峰对每个人来说最想领略的无疑是它的高度和巅峰感,以及挑战自我的生命体验,我的第三次入藏也是奔此而去的。

没料想竟无缘凝目向珠峰,总归是一种缺憾。但多日的静思冥想后,渐渐地有了别样的感悟。自然界中鸟儿凭借一双翅膀可以自由飞翔,在我们的眼中是一幅圆满优美的画卷。但俄国作家伊万·日丹诺夫给出了另一种视角“翅膀是鸟的悲剧,它把生命带入永恒的异乡”。缺憾与圆满的思考一直萦绕于脑海心头挥之不去,断臂的维纳斯又岂不是另一种圆满。剥开缺憾揪心、伤心、甚至是痛心的外壳,其内质往往竟是一种独特的美、一种深刻的价值。缺憾中的体验也许更能触及心灵深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缺憾可谓无时不存、无处不在。有了缺憾便会催生动力,反而会带来无限的转机和空间,带来直穿心扉的深远和彻悟。正如此行虽然没能一睹珠峰之容颜,但心灵却深深地触摸到了它的存在。

也许历经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只为去看你一眼,生命其实就是一个过程。(刘星


[编辑:李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