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10时,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晋中市持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晋中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红宾就晋中市持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晋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范贺平主持新闻发布会。
晋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范贺平:水是民生之本、生态之基、乡村之魂,农村供水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民生期待。近年来,我市着力建好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优化完善供水管护机制,确保民生工程真正惠及民生。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邀请到晋中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红宾,请他就晋中市持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晋中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红宾: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晋中水利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就持续提高全市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一、基本情况
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大事。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作,先后历经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建设,实现了农村供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域的根本性转变,农村供水保障得到覆盖性改善。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供水工程2768处,其中城市管网延伸11处、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18处、千人集中式供水工程650处、百人集中式供水工程1513处、分散式供水工程576处,服务全市244.4万农村人口。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集中供水率达到98.82%,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7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力保障了我市农村群众饮用上安全水放心水。
二、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民为本,聚焦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全面夯实农村供水保障基础。全方位压实责任。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层层压实县、乡、村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责任,全市所有农村供水工程全部落实了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并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供水服务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常态化维修养护。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结合供水实际,主动建立起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按照轻重缓急原则,优先列项解决老化损坏影响供水的工程。“十四五”以来,全市共争取维修养护资金7647万元,实施工程1333处,覆盖农村人口达193万,有效缓解了农村供水工程破损老化情况,保障了全市各类农村供水工程设施长久运行。全覆盖水质检测。按照国家部委关于水质检测工作要求,分类确定全市各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指标和频次,实现对全市所有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全覆盖。针对个别水质不达标问题,我市根据供水工程地理位置、水源条件,分类采取水源置换、管网延伸、安装净化设备等方式予以解决,有效保障水质安全。
二是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标准。我市按照部省关于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积极储备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供水项目28个,估算总投资37.5亿元,现正在加快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筹措各类资金,分期分批予以组织实施。目前,祁县按照“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覆盖”的思路,已建成规模化水厂4个,覆盖19.5万农村人口,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98.1%,实现了以“三库之水解全县之渴”的供水格局,树立了全国农村供水“祁县模式”。介休市成功入选并正在加紧实施全国县域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试点项目,争取到0.8亿元中央资金支持,以及通过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配套,足额落实5亿元的项目投资。项目建成后,可覆盖全域9个乡镇196个村,受益农村人口达到25.6万,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将由原先的8%提高到80%,实现24小时供水的村庄可达95%以上,农村供水保障将实现质的飞跃。
三是系统提升农村供水管护水平。市政府印发出台《晋中市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指导各县采取界定工程产权、明确产权所有者、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监管责任等举措,有力保障工程持续良性运行。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农村供水应急“一村一预案”,整合现有水利资源,如有情况、迅速行动,确保供水安全。今年我市旱情严重,个别以小泉小水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出现水量减少的情况,相关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有力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保障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平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持续实施规模化工程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有关要求,明确总体目标,确定年度任务,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县全力争取2025年水利部小型引调水项目资金和省级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项目资金支持,加快项目落地,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提高全市农村供水规模化水平,确保2025年底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45%。
二是持续推进供水工程县域统管。指导各县以县为单元,科学确定城乡供水一体化公司管理、农村供水公司统一管理、组建投资建设管理公司、政府购买专业公司服务等县域统管模式,对全县域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实现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提高从水源到农户的全链条管理水平,到2027年全面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
三是持续深化常态化监测和问题处置。建立健全农村供水保障风险隐患常态化监测和专项排查整改工作机制,构建管理单位常态化排查、县级专项排查、市级重点抽查的多层次联动体系,实现常态监测、立即整改、动态清零。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通过网站、微信、张贴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形成多渠道、多方式反映问题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确保全市农村供水安全。
四是持续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部省关于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聚焦实现农村供水体系布局完善、设施集约安全、管护规范专业、服务优质高效的目标,以县域为单元,分区域、分步骤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今明两年重点指导祁县逐项对照评分标准,全面完善提升,扎实完成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省级初验、流域管理机构审核和部级验收,为其他县创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晋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范贺平:感谢高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并在提问前通报所在单位媒体名称。请开始。
中国报道记者提问:市政府将“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确定为2024年度全市民生实事之一,请问是如何落实的?
晋中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红宾: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关心。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是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措施,是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安全饮水权益的重要屏障。今年市政府把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作为民生实事予以推进,目标任务是年底前完成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162处,覆盖农村人口19.91万人。为落实好这一民生实事,我们扎实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部署,确保工作强力推进。市水利局印发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民生实事专项工作方案》,成立由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农村水利水保科及相关县(区、市)水利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各县(区、市)也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各专班不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总结典型经验、协调解决问题、作出安排部署,有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强化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过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各县严格按照维修养护资金使用范围,扎实做好项目审核、资金拨付、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组织开展多层级全过程项目监管,实行一工程一卡片,县级全覆盖竣工验收,完工一处,验收一处,移交一处,确保维修养护工程质量过硬,切实发挥效益。
三是建立台账,确保项目快速实施。市县两级水利部门严格贯彻市政府“民生实事办一件成一件”的工作要求,逐项建立目标任务、推进措施、完成时限及责任人“四清单”,通过半月调度、月通报、季总结的密集调度措施,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实农村供水维修养护资金1076万元,共实施维修养护工程178处,全部完工受益,覆盖农村人口24.1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山西市场导报记者提问: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请问如何推进此项工作?
晋中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红宾:感谢你的提问。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着力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对农村供水的新要求、新期盼。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采取三方面举措推进此项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布局建设模式。以县为单元,立足当地地形条件和农村供水基础,树立系统观念,科学谋划确定农村供水建设模式。对于县城周边村庄,以城市供水管网延伸为主,优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对于可依托千吨万人供水工程,通过延伸供水管网能辐射到的村庄,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大力实施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对于地形复杂人口较少不能规模化的村庄,实施小型工程规范化建设。同时,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实现县域水源互联互通和优化配置调度,同步实施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源稳定性。
二是多措并举筹集项目资金。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有机结合,在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水利发展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专项债券资金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支持各县组建水务投资公司,搭建融资平台,用足用好金融工具,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采取金融贷款、企业投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力以赴保障农村供水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三是分期分批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加快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在资金足额到位的基础上,迅速推开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全力提高全市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力争2025年达到45%,2027年达到55%,2030年达到70%,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晋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范贺平:
感谢高局长的介绍和解答。各位记者,近年来我市在农村供水保障方面精心谋划实施、全力攻坚克难,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水安全、改善水生态、优化水环境,民生福利逐渐释放,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希望新闻媒体能够结合本场新闻发布相关内容,及时跟进报道好晋中持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工作的成效成果,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最坚实的舆论支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记者的莅临和领导的通报解答。后续若想进一步采访,请与市政府新闻办工作人员联系。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