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9时,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晋中市“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宏就晋中市“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晋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范贺平主持新闻发布会。
晋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范贺平:“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2024年市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之一。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邀请到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宏,请他就晋中市“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晋中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宏: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交流相关工作,也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晋中司法行政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下面,我就晋中市司法局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报告和情况介绍。
近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司法行政工作,今年晋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惠民工程”列入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晋中市司法局在实施免费法律咨询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延伸服务,聚焦特殊群体法律服务需求,为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民事、刑事诉讼代理和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将“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以下简称“惠民工程”)纳入法治晋中、平安晋中建设“两个大局”同步推进,坚持“现场解答”和“延伸服务”并重,坚持“纵向支撑”和“横向联动”并举,不仅为群众解决大量法律问题,更有效预防化解基层矛盾,有效发挥出“建设法治社会”和“助力基层治理”双重作用,彰显了司法行政机关在新征程中的新担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
一、高处着眼抓统筹,“惠民工程”牵引法律服务走深走实
我局将开展“惠民工程”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推进,通过召开市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市县司法局长办公会、专题会议等形式,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及时查摆问题不足,全力推动工作落实落细。明确提出“惠民工程”的三性(普法宣传的针对性、矛盾纠纷化解的及时性、风险预判的准确性)目标,围绕此“三性目标”,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和任务清单,重点在规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工作台账、落实联席会议机制、延伸法律服务等方面,明确具体举措和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工作开展。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实现“援助多服务、群众少跑腿”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9800次,办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1483件。
二、细处着手建机制,“三大路径”夯实“惠民工程”工作基础
我们在免费法律服务咨询的基础上,意识到关键在于如何最大化利用数据、及时推送数据,保障民情民意精准高效传送。我们明确提出规范化、系统化、集约化三大工作路径。
一是从规范化建设入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有关部署要求,立足法律事务咨询、困难群众维权等功能定位,坚持服务场所设施与服务质量效果“双提升”,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资源“相结合”的工作定位,按照科学统一、均衡配置、优化整合的总体建设思路,深入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努力,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市县乡村四级2337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已基本健全,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制度设置和机制运行一致,夯实数据传输基础,打牢了“惠民工程”的工作基础。
二是以系统化建设支撑。纵向上,将开展“惠民工程”作为市、县两级司法局的“一把手”工程,采取市县司法局安排,县中心和乡工作站及村工作室层层履职,一体推进开展“惠民工程”的方式进行,形成各县中心、乡工作站及村工作室上下贯通、高效落实的责任链条;横向上,我们依托县委依法治县办印发开展“惠民工程”延伸服务联动机制文件,就工作任务进行明确部署,协调公检法、人社、信访等部门通过联席会议等机制形成工作联动,严格落实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围绕“惠民工程”延伸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凝聚解决问题合力,着力解决当事人免费法律咨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形成“惠民工程”由司法行政系统单打独斗转变为各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合力解决群众法律问题的生动局面。
三是向集约化建设升华。我们通过科学管理、严格考核、培训提升、星级评定等措施,建设了一支遍布全市的高素质免费法律咨询队伍,通过快速响应群众需求、动态解决群众问题、及时甄别基层风险,让司法行政领域有限的资源和经费发挥出无限的社会效益,有效降低基层社会治理成本,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运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实处发力强服务,内外联动赋能“惠民工程”全新活力
通过“梳理咨询数据、确定工作方向、联动责任单位、跟踪服务质效”递进式、联动式工作举措,积极探索发挥“惠民工程”在平安晋中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突显司法行政机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使命担当。
针对性、及时性、准确性,这“三性”既是我们晋中免费法律咨询的独特抓手,也是开展“惠民工程”的目标。县乡两级咨询平台定期对免费法律咨询数据和法律问题(事项)进行分类统计、梳理分析,经集体研判提出建议上报司法局。司法局经研判,对咨询情况分类后开展精准延伸服务:依据咨询数据,区分民事、行政、刑事三大类,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损害赔偿等二十二小类,全面梳理咨询内容占比,筛选群众关注度高、需求量大的法律问题,确定本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的普法重点,有效地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截至目前,共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503次;将咨询过程中排查出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推送至综治、公安等部门,助力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风险预判和应对工作,增强风险预判的准确性,截至目前,向公安、信访等部门推送重大隐患信息5件;全面落实联动机制,延伸法律服务,针对有需求的人民群众,将咨询现场无法解决的法律问题及时导入援助、公证等机构,或者甄别推送至人社、法检等部门进行对接处置,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及时性,截至目前,我们共向司法行政机关所属部门导入1066件案件,其中,导入公证机构282件、法律援助机构189件,人民调解组织551件,行政复议44件,已办结890件;共向法检两院及政府相关部门推送法律事项 462件,已办结313件。
通过“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较好的实现了“方便群众、崇尚法律、社会稳定”三个效果。一是切实方便群众,使当事人随时咨询,随时得到解答,对于解答不了的及时推送导入相关部门办理,有效满足了群众需求;二是真正崇尚法律,通过免费法律咨询,老百姓领悟到“惠民工程”的现实意义,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形成了找法律比找关系强,比找村干部有用的结论;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免费法律咨询极大地解决了困扰群众的实际问题,化解了矛盾,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惠民工程”,立足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突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矛盾纠纷化解的及时性、风险预判的准确性”三性目标,紧盯“方便群众、崇尚法律、社会稳定”三个效果,站在社会治理高度、融入基层治理大局中推进“惠民工程”再提质再增效,努力把“惠民工程”这个司法行政系统单项工程上升为基层治理的“系统工程”,打造成树立政府形象的“民心工程”,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贡献法治力量。
晋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范贺平:感谢李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并在提问前通报所在单位媒体名称。请开始。
廉政中国记者提问:“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是民生实事,更关系民众心事,晋中市也开展了延伸服务的探索,请问有哪些具体举措为此保驾护航,来满足群众的个性化法律需求的呢?
晋中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宏:为了跟进服务、保障质效,确保咨询群众的法律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我们创建了“三函一表”管理方式。首先“推送函”将法律问题和事项导入相关部门;其次“督办函”通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的发挥,确保问题切实得到解决、事项真正得到办理;再次“反馈函”有效掌握各部门承办情况;最后“一表”即《成员单位咨询案件占比情况表》,以依法治县办名义定期对各部门办理情况进行督导考评通报,倒逼部门履职尽责,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山西法制报记者提问:刚才发布内容中提到了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可以展开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晋中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宏:法律援助“市域通办”是我们今年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省厅赋予晋中市的一项重要试点任务。法律援助“市域通办”旨在进一步创新法律援助供给模式,完善法律援助受理审查模式,打破区域层级限制,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环节,确保群众就近获取法律援助服务,实现市、区县之间跨层级跨区域受理申请,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方便群众办事,实现“援助多服务、群众少跑腿”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印发了《晋中市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报道、全面推行案件流转、律师指派、追踪回访等机制。并在全省首家制定《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十项工作制度》,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对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制度进行宣传,促进法律援助服务更加便捷、优质、高效。截至目前,我们已办理法律援助“市域通办”案件4件。
晋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范贺平:
感谢李局长的介绍和解答。各位记者,“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不仅有效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实实在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希望新闻媒体能够通过宣传报道,与司法机关形成合力,使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记者的莅临和领导的通报解答。后续若想进一步采访,请与市政府新闻办工作人员联系。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