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在全长26公里的云竹湖环湖公路上,沿途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环湖骑行,更是心旷神怡。榆社县云竹湖环湖公路作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榆社境内的主要部分,串联了景区内的景观景点、项目业态,游客在这里可以全方位体验红色研学、水上运动、骑行、跑步、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
榆社是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富水县,素有“太行明珠”美誉的云竹湖坐落境内。近年来,榆社县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重、合理开发,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引进多元主体,统一规划、节点开发,编制完成《云竹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云竹湖业态策划》等,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累计投资28亿余元,相继建成酒店、码头、亲水步道、接待中心等一批旅游功能设施,以及森林剧场、水上运营中心、全地形车基地等一批旅游体验项目。2021年,云竹湖保护与开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敲定实施总投资15亿元的云竹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一方面进行绿化提升,重点围绕环湖路和周边山体,栽植了23种14万余株的树木,绿化彩化面积达到5000亩。一方面坚持生态保护与修复,沿环湖路全部铺设了七类市政管网,全面整治了湖岸线,打造了“一环两河三岛四湿地”独特景观,实现了“四季有景、山水共生”,形成了湖畔露营野炊、湖边垂钓戏水、湖面游船赏景、湖上低空飞行等多元化旅游业态,云竹湖逐步成为亲水度假的好去处。
在此基础上,榆社县不断丰富业态培育,打造“休闲+度假”体验,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打造现代都市人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休闲乐园”。“文旅+体育”名片不断放大,榆社县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13届云竹湖垂钓节、13届环云竹湖自行车赛,2019年承办了全国二青会公路自行车赛,被国家体育总局、文旅部认定为全省首家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省委赋予“山西好风光·最美云竹湖”的金字招牌。在此基础上,榆社县积极组织举办环湖自行车赛、半程马拉松赛、铁人三项等全国性赛事,“环三晋自行车联赛”年度总决赛举办地永久落户,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激活经济新业态。榆社县还创新开展“文旅+低空经济”,引进实施投资1.98亿元的云竹湖华舰山河国际航空飞行营地,持续释放低空经济消费活力。
随着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升,云竹湖业态项目不断丰富,休闲体验更加多元,山水生态型康养度假区建设成效初显。2024年以来,榆社县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5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带活了偏良、岩良等周边乡村发展。湖区对岸灰白相间立面的几个村庄,中间的村落便是河峪乡偏良村,这里曾是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所在地,也是红色革命火种在榆社的起源地。近年来,偏良村结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统筹推动,编制完善中长期规划,整治提升村庄环境面貌,保护修复历史文化遗存,统一建设高端民宿、亲水码头等体验项目,规范运营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旅游业态,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稳定增收,被评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2024年,榆社境内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于10月底全线贯通,总里程181.5公里,沿途建成休闲服务区3处、房车营地1个、停车场3处,以及人行步道、骑行道等文旅服务设施,打通了通往景区景点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展示榆社文化底蕴和对外开放形象的重要窗口。再加上云竹湖出口距汾邢高速1.5公里,距郑太高铁榆社西站2公里,并被纳入太原、长治“一小时交通圈”,独特的区位优势赋予了云竹湖得天独厚的发展良机,云竹湖景区逐步实现了从道路建设向大生态、大景区、大旅游全域绿色发展转型。
目前,榆社县以创建云竹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引擎,打造了“山水云竹、化石之乡、古建之乡、帝王故里、佛教殿堂、革命老区、生态厨房”七张旅游名片,构建了“游云竹湖、登文峰塔、探古化石、赏霸王鞭、品农家饭”旅游产业格局。自然景观、历史遗存、红色基因、人文民俗等特色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形成了以云竹湖、悟云山和土林地貌为主的山水生态游,以马定夫烈士故居、县临委旧址和韩庄八路军总部修械所为主的红色研学游,以化石博物馆、古生物地质公园、福祥寺为主的历史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以及体旅、交旅、农旅、康旅等融合发展新模式,逐步实现“一景引领”向“全景榆社”转变。(程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