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区人民检察院:从公诉席到三尺讲台 未检人的百变角色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法制民生>
榆次区人民检察院:从公诉席到三尺讲台 未检人的百变角色
2025-02-07 09:5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榆次区人民检察院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围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深化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立足“法治宣教”做实“预防工程”。榆次区人民检察院共27名检察官、检察官助理担任辖区内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从公诉席到三尺讲台,书写着未成年人保护的榆检故事。

公诉席上的公平正义

公诉席,于未检检察官而言,是捍卫法律尊严的主战场。在这里,他们身着检察制服,胸佩检徽,目光坚定而锐利,直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每一个案件都承载着法律的重量与社会的期待。

2024年,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流窜盗窃案时,未检检察官深知责任重大。庭审前,检察官们反复翻阅卷宗,仔细甄别每一份证据。从监控录像的时间节点到订票信息的行动轨迹,都一一进行核实,构建起严密的证据链条。庭审当日,检察官宣读起诉书,指控犯罪行为,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法庭内回荡,让被告人真切感受到法律的严肃。而在发表公诉意见时,未检检察官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家庭、学校教育缺失问题,对两名未成年被告人进行训诫与教育,让刑罚兼具教育与惩戒的双重意义。

课堂实践的法治教员

“榆检羽禾”未检工作室依托检察开放日,联合区法院邀请山大附中晋中学校初一年级师生举办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学生们分别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严格按照刑事诉讼程序,全流程开展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以逼真的庭审场景,完整真实再现了案件庭审的整个过程。寓教于乐“沉浸式”感受庭审现场的形式,提高了孩子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将法治观念根植于心中。

家庭保护的修复工匠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当家庭防线出现松动,未检检察官便化身修复工匠,助力重塑家庭守护之力。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未检检察官发现多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背后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位。检察官决定对家长开展集中家庭教育指导,一场专为家长定制的法律讲座在检察院会议室举行。检察官向到场家长们解读了《家庭教育促进法》,邀请社工老师为家长们模拟亲子沟通场景,教导他们如何与孩子们有效交流。 这种“诊疗式” 家庭教育指导,如春风化雨,修补家庭裂痕,为孩子成长重筑温暖港湾,共同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回正轨。

从公诉席到三尺讲台,再到家庭指导的幕后,未检人的角色千变万化,而贯穿始终的,是那份对未成年人深沉炽热的关爱与守护正义的初心。他们在公诉席上,以法律为帆,让迷途少年有返航之路;在讲台上,以法律为灯,驱散懵懂无知,为莘莘学子指引前行方向;在家庭帮扶中,以法律为桥,修复亲情纽带,让困境家庭重新出发。每一次身份的转换,都是未检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法律不只是冰冷条文,更是关怀与希望的传递。(严敏)

[编辑:李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