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凌晨4时,寿阳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内灯火通明,医护人员正密切关注一位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生命体征,抢救工作紧张进行。妊娠31周的29岁孕妇小王,因“全身水肿6天、血压飙升”入院,血压一度升至171/95mmHg,尿蛋白高达4+——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重度子痫前期这一“妊娠杀手”的致命威胁,若不及时干预,随时可能引发子痫抽搐、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母婴死亡。此刻,患者已出现咳嗽、无法平卧、血压持续升高等危急症状,检验提示心功能不全,病情如箭在弦,母婴生命悬于一线。
“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集团人民医院医务科接到妇产中心的紧急电话后迅速调度协调、下达指令,上报集团领导。短短5分钟内,产科、儿科、心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生抵达现场;集团党委书记、院长赵广明远程督导,“临床救治—快速决策—资源调配—全程监护”的无缝网络迅速构建;院总值班徐志勇、医务科主任梁波与分管院长赵卫东现场统筹……时间以秒推进:4时58分,心内科团队评估心功能并制定术中监护方案;5时整,麻醉科针对高危妊娠精准实施椎管内麻醉;5时05分,手术室灯光亮起,新生儿抢救设备全部就位。
5时48分,一声微弱的啼哭让手术室瞬间沸腾——体重仅1300克的女婴平安降生,新生儿救治中心团队立即启动早产儿复苏程序,保暖、气道管理、生命支持一气呵成。手术台上,医护人员严密监测产妇血压波动,精准调控硫酸镁血药浓度,预防子痫发作;同时警惕心衰、肺水肿、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每一环节都暗藏风险:血压骤升可能导致脑出血,胎盘早剥会直接危及胎儿,但医院的标准化救治流程将危机逐一化解。"过去遇到此类高危病例需外请专家,如今我们已具备独立救治能力。"集团妇产中心孙翠仙主任激动地说。从入院时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肝肾保护方案,到突发心功能不全时的多学科联动响应,每一步都彰显着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的专业化与精细化。
重度子痫前期被喻为“妊娠隐形杀手”,其凶险在于病情进展迅猛且不可预测。小王的病例极具代表性:6天内体重激增2.5公斤、全身水肿提示液体潴留与血管渗漏;尿蛋白4+反映肾脏严重受损;而心功能指标异常则敲响多器官衰竭的警钟。此类患者需在“黄金时间窗”内终止妊娠,这对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提出极致考验。此次成功抢救,不仅依托多学科的高效协作,更得益于医院近年来全面提升的急危重症处置能力——通过优化急救流程、强化专科培训、升级硬件设备,寿阳县医疗集团实现了从“向上转诊”到“就地守护”的跨越。
晨光微露之际,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渐趋平稳。这场历时65分钟的紧急救治,是技术与团队协作的胜利,更是县域医院服务能力跃升的缩影。依托"四位一体"救治网络的高效运转,从快速响应机制到标准化抢救流程,从专科协同到全程质控,寿阳县医疗集团用实战证明:当这张集预警、救治、监护于一体的生命守护网持续筑牢,更多危重孕产妇将不必辗转求医,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障。(赵晓平 孙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