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它亲切,熟悉,遥远,温暖,好似一汪大海,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澎湃着,每一次波涛汹涌时,乡愁便化作阵阵的潮起潮落,雪白的浪花拍打在海岸上,为我们的心灵抚去褶皱。而我的家乡天镇,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的一座小县城,作为一名离家求学的大学生,再次回到家乡,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它,发现了一番别样的烟火人情。
天镇的生活节奏很慢,上午工作时段,街道上最常见的是老人。在太阳能照到的店铺门口,有不同姿态的老人们,站着的,坐着的,拄拐杖的,背起手的,戴帽子的,戴墨镜的,聊天的,闭目养神的。小镇的一切都十分静,偶尔路上会有几辆电动自行车飞速而过,却快得来不及看清骑行者的脸,小镇便再次浸泡在无边的寂静当中。
然而,在中午11点40分左右,县城东北角,一所小学的附近却渐渐热闹了起来。学校门前有一条巷子,孩子们陆陆续续从门口鱼贯而出,个个伸长脖子寻找自己的父母。我朝着人群流动的反方向,向我迎面走来的,是一张张生动的脸: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父亲拉着儿子的小手,孩子刚刚高过他的双腿,正手舞足蹈地讲着趣事;一位母亲看到女儿从校门口出来,把从家里带来的绒毛帽子戴在孩子的头上,孩子仰起头朝母亲笑着,笑容和绒毛便融在了一起;一对父女迈着一模一样的步伐昂首阔步,两人眼神坚定如铁,像是作战胜利后的战友;一个极其年幼的小姑娘跟着妈妈来等姐姐放学,见到姐姐后激动地伸出两只小手,咿咿呀呀地叫喊着,小姐姐跑过去吃力地将妹妹抱起,又放下,这对小姐妹相视一笑,蹦蹦跳跳地跟着她们的母亲回家……
每一对家长和孩子都在笑着,上学的漫长和工作的辛苦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从前的我,是这一画面中快乐的一分子,今天换一个方向来看,却发现了别样的意义。
如果说我们都是生活在荒漠里的一片叶子,那么家就是一棵生长的树,只有每个人都用爱去浇灌,小树才能长成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当每一棵树都能茁壮成长时,荒漠能变成绿洲,成为我们安放心灵的地方,那,便是故乡。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总会陪伴着我们,塑造着我们的相貌,声音,性格,是我们的底色和底气。我想,这就是故乡对于我们的意义,在故乡的一个微笑,一次散步,一场闲谈,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力量和抚慰,让我们可以勇敢前行。
终有一天,画面里的孩子们也会长大,当他们也看到这一幕时,会不会也和我产生同样的想法呢?
寒来暑往,时光荏苒,时间,让故事精彩,让事物经典,我们一生都痴迷于时间的造化弄人,岁月流逝让我们又哭又笑,而故乡是个小孩,在时光的起点乖乖等待我们回望。每一次回头,都有别样精彩。(范亚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