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践行“千万工程”乡村诗意蝶变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寿阳:践行“千万工程”乡村诗意蝶变
2023-11-10 09:3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看山,苍翠欲滴;望水,碧波轻荡;进村,赏心悦目;入院,别致静雅……深秋时节,游走在寿川大地,乡间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优美宜居,美丽的村庄如明珠般洒落在青山脚下、溪河之畔,以蝶变之姿展现出乡村之美。

今年初,寿阳县委、县政府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投巨资,全面启动纵贯全年、涵盖全部村组、惠及全体农民群众的“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大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推动乡村由“脏、乱、差”向“净、绿、美”提升转变,绘就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和美乡村新画卷,探索出了“千万工程”的寿阳路径。

干群齐心 打出比学赶超新气象

开展农村“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既关乎农村的“里子”“面子”,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梯子”,更是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棋子”。寿阳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领导小组,下设总指挥部,抽调16名工作人员,组建五个工作专班和五个专职督导组实体化运行,各乡镇参照成立前线指挥部,紧盯重点任务,建立健全日调度、周汇总、月考评、年总结的工作机制,明确各乡镇、各牵头部门职责分工,落实到人、分解到岗,层层压实责任,为创建行动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提供了坚实基础。

各乡镇是创建行动的“主战场”,乡村两级干部闻令而动、尽锐出战。解愁乡独璧村总支书记雒存生年近花甲,带头平整道路、清理杂草垃圾,以实际行动凝聚了合力、带动了群众,让村里环境焕然一新。各村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主题党日”活动,村组干部带头动员村党员、乡贤等人士参与“脏、荒、乱”现象整治,当先锋、做表率,多种形式开展工作,“我要治理”的观念蔚然成风。特别是在创建行动中,年轻的到村工作大学生褪去“书生气”,在乡村练场中沾满“泥土香”,不仅主动承担大量基础工作,更是懂得发挥自身优势,像松塔、西洛、南燕竹等地到村工作大学生作主角的短视频,获得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村民劲头高涨,积极投身“三治”行动中;群众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据了解,此次创建行动发动村民投工投劳11万人次,对自家房屋庭院、村内公共生活区域、周边和道路两侧等地进行清理,营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的乡村环境。

内外兼修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在《“千万工程”的寿阳实践》——寿阳县“三治三建三评”成果展上,有一幅特别的展出作品,它是由农民们的一张张笑脸所组成。图片旁边写到“你辛勤的双手,是创建行动中绽放的最美身影;你淳朴的笑容,是对创建行动给予的最高表彰;你远眺的双眸,蕴藏着对未来生活的深深期许……”是的,创建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让农民生活质量更高,只有用好了群众满意标尺,补短板、强弱项、提水平,促进农村环境面貌变美变靓变干净,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美丽蝶变”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灰瓦白墙绕着绿水青山,庭院篱笆伴着美丽人家,“森林乡村”以厚植绿色底蕴、助力乡村振兴开启“绿”的新篇章。通村道路街巷做到见缝插绿,优先保障树木栽植在人居环境周边。解愁乡冯家庄村村口空地绿化采取因地制宜原则,栽植金枝槐、柳树等树种,适地适绿,以实际地形地貌合理搭配树种;西洛镇北河村发展梅杏、樱桃、西梅等特色产业片林;段廷村、张村采取家家户户门前种植一株山楂树的方式,既达到美化效果,又让村民有所收益。多元绿化,采取乔灌花草多层次种植模式,集中打造村内公共绿地。

潇河岸线是寿阳最为宝贵的资源、最可传承的生态、最具标识的画卷。“水美乡村”以河流水系为脉络、村庄为节点,对农村河道及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开展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流管护,景观人文修缮保护,打造了河畅、水清、景美、人和的乡村“幸福水系”。生态绿植点缀在木瓜河两岸。“我就是在这条河边长大的,现在环境整治得越来越好了,水质好、景观美,我们老百姓茶余饭后沿河散散步,真的好惬意。”里思村村民范润妮高兴地说。

游革命旧址、观烈士展馆、听先辈故事,红色记忆历久弥新;住特色民宿、赏繁星烂漫、伴花香入眠,美丽乡村返璞归真,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文旅乡村”重点打造景尚村、尹灵芝村、崔家垴村、种子坡村、三岔村红色文化体验村,下洲村、龙门河村、西草庄村传统古村落体验村,梨元村、黑水村、常村、南燕竹村休闲旅游体验村。通过“文旅”乡村的创建,寿阳的文旅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寿阳文化得到赓续传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整个创建过程注重突出标本兼治、形神兼备,打造村庄“美颜模式”,推动村庄环境由“颜值”到“气质”、由“面子”到“里子”的整体蜕变,各(乡)镇栽植树木75000多株,树种20余种,绿化面积新增近1000亩,累计成功创建最佳乡镇4个,最净村庄50个、最美庭院1095个,一步一个脚印把千村美居“大写意”变成强富美高“工笔画”,进一步塑造了绿水青山生态美的县域形象。

创新实践 探索乡村治理新机制

为了让创建行动快速“升温”,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县委常委会每月专题研究,总指挥部每月听取乡镇党委汇报,双月开展专项督导,实行“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督促乡镇、村庄建立完善干部包保制、门前“五包”制等制度,真正让“机制”成为“寿阳规矩”,扎根在每个寿阳人心中。

推行“红黑榜”管理制度,树立奖优罚劣“风向标”。通过建立每周评比机制,结合督导组、工作专班反馈问题,以及各乡镇自查、考评、督导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对各乡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和公示排队,汇总形成“红黑榜”24期,在全县范围内通报,考评结果与专项支持资金挂钩,同时注重挖掘选树创建行动中的先进典型,积极培育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各乡镇设立自查台账、督导组建立问题反馈台账、环卫中心建立考评台账、融媒体中心建立曝光台账。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曝光台”,融媒体中心全程参与督导检查,实施反馈问题销号制度,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小积分”兑出村民“幸福感”。在创建过程中,创新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积分制”管理制度,将人居环境整治细化为环境美化、配合工作等,与超市、小卖部等经营主体合作,通过积分兑换生活必需品,实现常态化洁净,达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罕山村第七网格网格长郭潇君说,“每次有村民兑换礼品后,我们都会及时在微信群里发布,让大家看到东西真的会及时发放,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三治三建三评’行动中来。”“积分制”管理的推行,悄然改变大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激发了大家参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打通了乡村社会自我治理的“神经末梢”,有效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

示范引领 撬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三治三建三评”活动开展以来,寿阳县把农民增收致富摆在首位,以“治”促产,以“建”兴产,挖掘生态资源价值和农村内在潜力,整合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农文旅融合创新为主线,不断推进“农业+旅游+文化+N”业态创新,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促进了乡村特色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源泉。

八路军抗战纪念馆是景尚乡着重打造的红色旧址,总共投资了200多万元,共设置了“民族危亡”“团结抗战”“中流砥柱”“伟大胜利”四个主题,八个展厅,通过声、光、电、图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坚强不屈抵抗侵略的精神和寿阳的抗战故事。宗艾镇下洲村曾先后荣获国家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称号。今年积极打造了酒坊、醋坊、烧饼铺等传统生产加工作坊,进一步增强了游客的古村体验。下洲村党委书记刘文杰说,“我们还与周边城市的14家旅游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下洲、认识下洲,进一步打响下洲的文旅品牌。”

燕州小镇现代农业观光园以打造“水美乡村”为指引,在白马河沿岸建设了水系步道、拦河坝、游客码头及停车场等治水、游水、亲水设施,丰厚了“水美寿阳”的底蕴。以打造“文旅乡村”为目标,以建设集“农业、旅游、研学、观光”于一体的农康旅综合体为着力点,完善园区中的民宿、游乐、研学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农业观光园的旅游资源。南燕竹村党委书记贾永珍说:“我们将立足寿阳城区‘西花园’的定位,吸引更多游客在节假日前来体验农村生活,促进本地农民从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创建的序幕,启于民生,始于初春;创建的硕果,结于金秋,长于奋斗。绿树掩映,清澈溪水绕村而过,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愈发清晰,践行“千万工程”,乡村诗意蝶变,一年来,这样的故事在寿川俯拾皆是。“三治三建三评”这项造福寿川儿女的乡村振兴“一号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行而不辍,接力向前生机无限,我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寿阳定能在创新实践中书写好“人与青山两不负”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张鑫)

[编辑:李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