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绘就“三农”新图景
农业稳,百姓安。2月14日召开的晋中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构建“484”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矩阵,坚决守住稳产保供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村稳定安宁、农民稳步增收,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冲劲和干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谱写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武建林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全面落实稳粮食产能提保障供给、稳产业基础提发展质量、稳支持政策提增收后劲的“三稳三提”举措,扎实推进“特色富农、品牌带农、融合惠农、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治理利农”六大行动。在市级开展打造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壮大十大龙头企业、提升十大品牌产品、建设十大水利工程行动;在县级建设一个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形成一个高标准市场化服务体系、制定一个城镇化发展规划、建设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培育一批市场主体、打造一个突出品牌、建设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出台一个发展支持意见;在乡镇实现有主导性农业产业、有经营性合作主体、有社会化服务主体、有规模化生产单元的“484”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矩阵,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377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5亿公斤以上,实现一产固投增速高于全市固投、一产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GDP、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产固投和增加值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
强化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市“三农”工作的重心之一。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永东表示,市乡村振兴局将紧紧压实“四方”责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清晰、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重点围绕7000余户、1.4万余名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户”和33个集中安置区、2.65万易地搬迁群众,确保监测帮扶高效高质,基础保障有力有度,搬迁后帮扶到户到人,各类问题彻查彻改,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通过乡村产业提质,务工就业提效,帮扶成效提升,努力提高480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脱贫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民收入。
会议提出,建好国家农高区是带动全市乃至全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山西农谷管委会主任李成海表示,将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孵化中试转化工作,持续引进高精尖农业专业人才,走出“人才—科研成果—孵化—中试—转化”产学研用路径。深入发展功能农业和功能食品加工产业,加快山西种业创新园建设,打造种业资源宝库。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优化山西农谷农业大数据中心平台,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害预警等智能管理。
“要围绕规模化、特色化、市场化,做大做强、做精做亮特色优势品牌。”在平遥县分会场收听到会议精神,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增富心里吃了“定心丸”。他表示,企业将持续做好品牌营销、产品营销和市场营销三篇文章,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制定新品研发规划,推进技术质量革新,延伸完善平遥牛肉产业链条,不断增强平遥牛肉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区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县乡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榆次区修文镇党委书记杨林杰说道:“我们将以因地制宜做强特色、产业融合创新业态为目标,树立‘三郝瓜’‘玉亮红薯’等农业特色品牌,种植新型高粱、红薯品种,建设高标准粮食种植示范区,打造高质量现代设施蔬菜园区,加强农产品立体体系建设,切实带动全镇村民增收致富。”
千尺高台,起于垒土。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农业是重要基础,农村是重要支点,农民是重要力量。全市上下必将紧紧围绕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凝聚共识、久久为功,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决心和勇气,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共同绘就“三农”发展的美好蓝图。 (晋中日报记者 杨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