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这一天,昔阳县孔氏乡孔氏村广场上人头攒动,东边的核桃收购点,围满了卖核桃的村民。有开着农用三轮车来送核桃的;有老两口互相协助,推着手推车来卖核桃的;还有自己扛着装满核桃的编织袋赶来的。初冬的寒意,在村民卖核桃的喜悦中荡然无存。收购点内,村“两委”干部负责将收购的核桃分拣、除杂、装袋、称重、齐包、统计、入库,售卖核桃的村民陆续和工作人员核对斤数、登记银行卡、签字确认。收购环节井然有序,场面十分热闹,盈盈笑意挂在现场每个村民的脸上。
“今年县直部门积极协调,提前对接好了核桃采购商、销路、价格等问题,村干部精心组织实施,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把核桃卖了,既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又方便了群众,得到了实惠。”孔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卫云介绍。
孔氏村所属的孔氏乡地处晋冀两省交界的太行山中脊西麓,山大沟深,石多土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把发展干果经济林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广泛种植核桃、板栗、柿子等经济作物。目前,全乡核桃种植面积两万多亩,板栗种植面积两万五千多亩,干果经济林家家户户、山山岭岭全覆盖。
作为“干果之乡”,孔氏乡离县城较远,老百姓采收的核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销售不便,以往基本靠自己进城售卖或者附近游商上门收购,价格不高且不稳定。针对群众卖核桃不便的问题,昔阳县协调各方资源,积极助推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助农快销,助力乡村振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帮助,我家今年收获的四百斤核桃一下都卖完了,每斤五元,收入两千元,太感谢了!”卖完核桃,60岁村民吴金锁握着村党总支书记郭卫云的手连连表示感谢。“我家门口种的三棵核桃树,除下自己吃的,还卖了一百二十斤,挣了六百元钱,今年比往年卖的价高不少呢!”村广场内,73岁村民张来喜高兴地和村民诉说。
孔氏乡对接联系收购商、助农销售核桃,是昔阳县各级党组织合力助农的一个缩影。目前,全乡已帮助十五个行政村的村民以每斤五元的价格销售了四十五万多斤干核桃,户均增收五百多元,切实解决了农户核桃销售不便的问题。同时,各驻村工作队同向发力,以个人购买、代售和单位助销等方式,通过“五进九销”消费帮扶举措,将板栗、核桃、花椒等优质农产品卖出去且卖得好,助力村民增收,各级部门千方百计助农卖核桃受到群众一致欢迎。
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开展精深加工,推动核桃产业提档升级,延伸核桃产业链条,是孔氏乡发展核桃产业的又一个发力点。目前全乡已建起优质核桃深加工厂项目三个,依托当地丰富优质的核桃资源,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核桃加工项目,实现了核桃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链条,增加了核桃附加值,做大做强了核桃产业,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今后,我们在为村民拓宽销路做好服务的同时,将在打造干果品牌、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上下功夫,持续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争取让孔氏小干果变成群众致富大产业。”孔氏乡党委书记单东杰说。(葛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