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2024年全国高血压日系列公益科普活动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法制民生>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2024年全国高血压日系列公益科普活动
2024-10-09 14:14:26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2024年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体重 理想血压”。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提高全民对血压的关注意识,并切实提升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晋中一院高血压科/老年医学科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高血压达标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北京力生血管健康基金会的号召和倡议,开展了2024年全国高血压日系列公益科普活动。

10月8日,晋中一院高血压科/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在门诊大厅开展公益科普活动,为广大就诊患者免费测量血压、测血氧饱和度、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发放高血压及常见慢性病科普资料,同时提供现场健康咨询。

医学科普: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近年来中青年人群及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已有明显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男性、中青年、农村和少数民族人群应为加强高血压防控的重点人群。强调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指导,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

血压升高可引起动脉血管系统和其供应的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靶器官损害,进而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导致心脏和肾脏等脏器功能衰竭。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高血压还会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痴呆等。

在高血压科/老年医学科住院病区及科室门诊,通过悬挂高血压宣传条幅、摆放宣传海报、制作科普手册等,切实做好健康防治知识宣传,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在门诊,主管护师吕志瑞患教宣讲《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同时通过智能化高血压综合监测管理平台为就诊患者免费测量血压,建议做好血压自我管理,实现高血压互联网+医疗。

医学科普:静息状态下血压测量步骤

坐位安静休息至少5 min后,测量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臂围大者(>32cm)应使用大袖带,臂围小者(<24cm)应使用小袖带;首诊时测量两侧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血压的上臂;测量血压时,应相隔30~60s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10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老年人、糖尿病或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或坐位改为站立位后1min和3min时测量。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

9月29日、9月30日,高血压科多位医师从多个层面为患者及医护人员讲解高血压的有关科普及专业知识,副主任郝琼在门诊患教宣讲《秋冬季高血压该如何管理》、副主任医师宋丽君在病区办公室为医护人员讲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血压管理》、主治医师乔美玲在病区办公室为患者进行《战胜高血压 生活更美好》科普讲座,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及医护人员对高血压的认知。

医学科普:冬季高血压该如何管理?

密切监测血压:每天在不同时间段(如早晨起床后、午后、晚上睡前)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以便观察血压变化趋势。使用可靠设备:确保使用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就医调整: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偏高或有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保暖防寒:外出时穿戴足够的衣物,特别是保护好头部、颈部和脚部,减少因寒冷刺激导致的血管收缩。室内温度适宜:室内保持温暖舒适,避免温差过大引起血压波动。

合理饮食:限制食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减少腌制、加工食品的摄入;多吃富含钾、镁、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控制血压;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血液浓缩影响血压。

适量运动:冬季可选择室内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太极等,避免在极端寒冷或大风天气下户外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心理调节:冬季人们易感到情绪低落或焦虑,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定期复诊: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及靶器官损害情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10月8日,主治医师李婧在晋中广播电台讲座《健康体重,理想血压》,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从“减钠增钾、平衡膳食、合理运动、血压监测”等方面,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管理血压的意识。

医学科普: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近年来中青年人群及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已有明显改善 ,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其中,男性、中青年、农村和少数民族人群应为加强高血压防控的重点人群。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指导,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

遗传、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吸烟、过量饮酒、心理社会因素、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率增快等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血压升高可引起动脉血管系统和其供应的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靶器官损害,进而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导致心脏和肾脏等脏器功能衰竭。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痴呆等。近年来,中青年高血压人群激增,多表现为舒张压增高。

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通过新媒体平台发表有关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在患者健康教育微信群组织观看高血压达标中心组织的“健康体重 理想血压”科普直播。

医学科普:

盐是高血压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高盐摄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减盐不减咸,低钠更健康”,培养科学用盐的理念,唤醒社会公众科学减盐的意识。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45亿。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逐渐上升趋势,其病因是多方面的,防治策略是多维度的。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和规范治疗,长期坚持治疗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晋中一院高血压科/老年医学科响应国家号召,做健康的“守门人”,积极开展线上及线下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高血压引发的各种慢性疾病,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李婧)

[编辑:程磊]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