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以项目建设助推农业强县 以产业为基促进乡村振兴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寿阳:以项目建设助推农业强县 以产业为基促进乡村振兴
2024-10-31 10:45: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燕州欢乐谷一角

温家庄乡富家沟村彩椒高标准种植示范园

西洛镇上湖村玉露香梨冻干加工项目

平舒乡龙门河村古街风貌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持续两年的“三治三建三评”工作,让寿阳县540个村庄实现了美丽蝶变。“产兴景美民和”的新目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本盘。项目为本、产业兴旺是寿阳乡村振兴持续取得新成效的关键所在。农业产业在这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寿阳的农田里孕育出了更加丰硕的果实。同时,乡村旅游也成为了寿阳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乡土文化,寿阳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体验到纯朴的乡村生活,感受到寿阳人民的热情与好客。

科技赋能让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而形成的农业形态,发展智慧农业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寿阳县平头数字化农业园区、景尚水肥一体化园区和西洛中正农业循环园区是智慧农业领域的“显眼包”。一部手机,便能对上千亩耕地的生产设施进行管控;“一键操作”即可完成田地灌溉、施肥等日常管理;依托互联网平台,管理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虫情、墒情、苗情、雨情,并利用大数据自动分析跟进农田管理……走进平头数字化农业园区,最抢眼的就是“数字孪生平台”,在这里,农田档案、农情监测、智能作业均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可谓是“一图知家底”。

如何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长效投入机制等方面探索有效路径?如何发挥好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一院、一平台、五区”的建成,是景尚乡数字农业园区为县域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大院大所的赋能优势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中正农业园区自建立以来一直遵循的理念。在中正农业绿色生态园区里,不乏有前来体验农耕生活的市民和学生,种植蔬果的田园变成了观光游玩的乐园。今年以来,中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改建中正儒园与农耕文化廊带等项目,着力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田园生态综合体,休闲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

延链强链让传统农业焕新升级

纯农业村如何破题发展?温家庄乡富家沟村给出了答案。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畅通产供储销各个环节,“保姆式”帮扶群众生产,兜底性保障群众收入,彩椒高标准种植示范园、玉露香梨种植园、玉米高品质示范园三大园区已然成为富家沟村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温家庄乡党委书记张素梅信心满满:“温家庄乡将切实以组织振兴引领产业振兴,坚持发展大棚经济,努力把产业做精、把品牌做响、把市场做大,让和美乡村‘面子更靓’、产业兴旺‘里子更实’。”

西洛镇上湖村的玉露香梨产业一直是全村的支柱产业,但单一的成品果销售模式,不是长久之计。近年来,上湖村一直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发展现代乡村富民产业。玉露香梨冻干加工项目每年可加工果蔬160吨,向社会提供约20吨的果蔬冻干产品。“当前,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是大势所趋。我们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推动精致零食与农产品有效结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香梨附加值,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西洛镇党委书记王永光说道。

“村企合作”打通了富民强村产业链,让乡村振兴驶上了“快车道”。朝阳镇闫家坪食馍传承“千层馒头”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镇村以机械设备入股与寿阳晋荞米业开展合作,现已具备日产10万个馒头的产能。朝阳镇党委书记李新文介绍:“自项目投产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开拓市场,现在线上一天可销售4万个馒头,但县内及周边地市的市场还未充分开发,我们将积极对接商超,加大开发力度,进一步培育成熟的目标市场,让民营企业投资兴业与乡村经济实体深度融合,以共同创业促进共同振兴。”宗艾镇党委书记李耀华若有所思:“我们范村的农机服务项目、沟西村的杏脯加工项目,项目盘子较小,应该以农业农村改革为牵引,引用现代生产企业的发展模式,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蓄力积势。”

传承创新让文旅康养蓄势待发

“文化”璀璨夺目、“生态”靓丽清新、“乡村”韵味悠长……行走在寿阳县全新打造的“百里廊带”,步步入诗境,处处皆物华。平头镇黑水村位于省级森林公园鹿泉山脚下,现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建筑“福田寺”,拥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爱社”,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今年以来,黑水村着重从提升吸引力、增强保障力和塑造影响力上下功夫,成功启动了2024寿文化康养产业园体验周活动,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文化的盛宴、味蕾的享受、心灵的滋养、乡愁的慰藉。平头镇镇长贾拴珍说道:“平头镇将依托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等优势,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倾力打造乡村文旅康养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平舒乡龙门河村已有近千年历史,现存明清风格的传统建筑及院落共59处。今年,依托“百里廊带”燃爆点建设,该村对庆云阁一条街9处古院落33间房屋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增设龙门古酒、胡氏荣茶等摊位,再现了古街商道风貌。行走在覆盖全村的徒步旅游路线上,处处都能看到“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的新成效。

燕州小镇实施“六个一”改造升级工程,全方位、深层次优化园区功能布局,亲子游营地、休闲体验园等地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打卡,各式各样的主题文化活动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共享菜园”既解决了农户种菜问题,又美化了园区环境……在这里,农业资源与文化底蕴得到了充分挖掘,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上半年,燕州小镇吸引了8万余名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营收超25万元,充分彰显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南燕竹村将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产业兴旺富民路,乡村振兴底气足。一批批龙头企业落地见效,一朵朵振兴之“花”在乡村沃野绽放。

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寿阳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紧紧抓住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县这个“关键点”,将农村“三治三建三评”作为“三农”工作主抓手,将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强支撑,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乡村全面振兴质效。

[编辑:李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