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父亲的身影,是与烟花紧紧相连的。在那些或明亮或幽深的岁月里,烟花绽放在夜空,也在我眼前勾勒出父亲深沉而独特的模样。
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过年时最让我兴奋的,便是看父亲放烟花。
除夕的夜,村子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萦绕着煮肉的香味。大人们忙前忙后准备年夜饭,孩子们则在院子里嬉笑耍闹。拿着小鞭炮点燃就甩出去的哥哥们,都急着要听个响。
父亲不紧不慢地搬出早就准备好的一箱烟花,小心地放在院子中央空旷的地方,摆稳妥了,然后蹲下身子,拿出火柴,点燃引线,“嘶嘶”,火星迅速地蔓延,我们齐齐捂耳退后。
“嗖”的一声,第一枚烟花冲向夜空,紧接着“嘭”的一声炸开,化作无数绚丽的火花。那一刻,夜空被照亮,父亲的脸庞也被烟花的光芒映照得格外清晰,我看到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在烟花的光芒中,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平日里辛勤劳作的身影。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田地里耕种,然后到上班时间,又去学校教课。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从不知道累似的。
父亲他用那宽厚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只为给我们创造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他平时话语不多,也很少对我们说教,但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体现着对孩子们的关注和爱意。
随着烟花一枚接一枚地绽放,我的思绪也飘得更远。 想起那一次,我在学校里受了委屈,回到家后沉闷着。忙碌的母亲没有注意到我的异样,还在准备吃喝,父亲似乎看出我的心事,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那一刻,他虽然什么也没说,但我却从那温暖的手掌中,感受到了力量和安慰。
我在中学读书时,学校的食宿条件很差,最难忍受的是冬天的冷,宿舍里滴水成冰,睡在木板搭的床铺上,好不容易才用身体捂热了被窝,天亮后,匆匆起床去上早自习……那时,退学的想法一直在,但看着父母每天辛苦忙碌,终是没有说出口。
烟花的光芒渐渐黯淡,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却越来越清晰。他就像那烟花,虽然平日里看似平凡无奇,但在关键时刻,总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给我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希望。
如今,我的生活里已多年没有父母的身影,永远失去了和父母一起看烟花的欢愉,我离开了那个村庄。那些与父亲在烟花下共度的美好时光,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每年春节,看到夜空中烟花绽放,我都会想到父亲,想起他温和的笑容。(孙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