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学习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时政新闻>
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学习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2025-02-17 09:30:00    来源:晋中日报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

如何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是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关注的重要事项。

2024年,晋中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学习培训作为提升代表工作能力的重要抓手,作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谋划推进,紧扣代表履职需要,把好理论实践“结合关”、代表对常委会工作深度“参与关”和代表建议“办理关”,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强化活动实践,不断增强代表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履职能力,以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

把好理论实践“结合关” 为履职“加油充电”

“市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人大代表能力提升,将代表学习培训贯穿于代表任期和代表履职的始终。与往年不同,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更加重视代表培训的实践性,创新性地将代表履职培训与跨区域集中视察相结合,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履职方向。”回望赋能之旅,市人大代表、祁县第六中学副校长段尚春印象深刻。

2024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基层市人大代表履职培训暨集中视察活动(第二期)在左权县举行,段尚春和来自太谷区、祁县、平遥县的近50名市人大代表参加,听取左权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经验以及县政府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情况介绍,并进行交流发言。期间,深入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桐峪1941博物馆、麻田镇东安村等地,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情况等进行视察,实地感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意见建议,实现以学促知、以知促行。

像这样“履职培训+跨区域集中视察”相结合的培训,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4期,分别以榆社、左权、太谷、灵石为培训地点,共计220余名基层人大代表参与。为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市人大常委会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将代表培训与集中视察结合起来,首次组织市人大代表跨行政区域视察。每期选择一个县作为培训地点,组织其他3至4个县的50名左右市人大代表和代表工委主任参加。培训过程中,安排培训所在县的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分享代表工作经验,并选择6至8名参训代表交流心得体会,让代表们的方向更明、思路更清、劲头更足;与此同时,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这个主题,组织代表跨区域集中视察,整个活动期间,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村舍巷尾,实地感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实效,就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出了15方面的意见建议,代表们在参与监督工作的过程中拓宽了知情知政面、提升了依法履职能力。

把好代表对常委会工作深度“参与关” 让代表善为有为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拓展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让代表在依法履职中明担当之责,强干事之能。回望2024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一次次调研视察、一份份意见建议、一项项代表活动……无不镌刻着人大代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足迹,承载着人大代表心系发展、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

为推动代表在履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工作中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站点融合”工作,利用代表联络站的资源优势,扩大了代表和群众对立法工作的参与,参与立法工作的代表从市人大代表向县、乡人大代表逐步延伸,汇民意、聚民智更加广泛、深入,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进一步健全,“开门立法”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宽,代表参与立法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深入推进‘站点融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依托锦纶街道代表联络站建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站内各级代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充分发挥扎根基层、熟悉民意的优势,积极参与立法征求意见工作,先后为《山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晋中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草案)》等23部地方性法规提出意见建议296条,被吸收采纳25条,地方立法与民意实现了互通,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有机融合,实现了‘1+1>2’的成效。”榆次区锦纶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人对“站点融合”工作高度肯定。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委会、工作机构联系代表、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常委会会议议题广泛征集代表意见等制度机制,建立健全了主任会议成员分工联系县(区、市)和集中走访联系市人大代表等制度,合理统筹联系活动,推动联系代表更加深入,服务代表更加到位。在联系走访代表活动中,收集到代表反映的“解决个别老旧小区通天然气遗留问题”“落实农村集中供暖项目电费补贴”等多个意见建议,常委会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建议督办,确保及时办理或答复完毕,代表和群众反映良好。

把好代表建议“办理关” 让民意落地有声

民之所盼,代表建议之所向。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全面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为抓手,把好代表建议“办理关”,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和“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要求,强化建议提出、办理、落实全过程监督,进一步提升代表对建议督办的参与度,以务实的行动推动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交出“民呼我应”的精彩答卷。

如何让代表既乐于提建议,更善于提建议?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建议提出环节,加强与市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通过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视察以及进入代表联络站联系群众等,促进代表履职活动成果转化为高质量代表建议;定期为代表们发放学习资料,汇编代表建议案例选编,主动联系代表了解建议准备情况;加强建议审核,坚持“内容高质量”,实行代表建议“三级审核制”,把好代表建议的政治关、法律关、质量关。

建议提出后,更重要的是抓好督办和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分管领导重点督办、有关机构对口督办、代表机构协调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工作机制,依托代表履职平台,开通建议“线上提交、线上交办、线上沟通、线上办理、线上答复、线上评价”等6项功能,明确跟踪督办、建议答复审查、满意度测评、建议质量评价、建议办理评价等5方面要求,特别是围绕建议内容常态化组织代表参与实地查看、检查调研等,强化代表与承办单位的沟通协调,让代表在参与督办中熟悉市情、提升能力。同时,更加关注建议落实,进一步完善了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工作机制,以测评的方式提升代表参与度,增强办理单位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于测评结果较好的建议,汇编入代表建议案例选编和代表履职事迹,印发全体市人大代表,帮助代表学习提升,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

一件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建议,从“纸面”落到了“地面”,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成为了人大常委会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推动和发展内容更广泛、层次更丰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晋中实践的生动写照。

履职尽责谋发展,务实笃行谱新篇。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畅通民主民意表达渠道,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以高质量代表工作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书写代表工作新的精彩答卷。(晋中日报 记者 李晓雯 通讯员 张丙煦

[编辑:程磊]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