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首个“非遗版”春节社火文化活动综述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时政新闻>
晋中市首个“非遗版”春节社火文化活动综述
2025-02-17 09:45:00    来源:晋中日报

豪情擂鼓,社火奏响春天的序曲;春风扬帆,晋中点燃奋进的星火。

刚刚过去的乙巳蛇年春节,晋中以一场跨越千年的狂欢,将滚烫的印记烙进万家灯火。

社火,是晋中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记忆,是最传统的年味儿,凝聚起各行各业全面落实市委“156”战略举措,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澎湃力量。

全域展演 规模空前

山河为幕,社火作伴。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晋中以非常之力打好“文旅牌”,通过全域联动与精品展演,再现“中国社火之乡”的磅礴气象,让“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更加夺目。

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九,晋中11个县(区、市)举办300余项社火活动,涵盖十余个传统项目,城乡互动、高潮迭起。榆次区作为主会场,从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连续7天举办社火展演;元宵节当天,全市精品社火节目在榆次区集中汇演,10万余人掀起狂欢的最高潮。

这是一场时间跨度最长、地域覆盖最广、参与规模空前、展演形式多元的民俗文化接力。

榆次老城以“金蛇打卡墙”“光影秀”等新场景融合传统社火,打造“榆次民俗年”;平遥中国年围绕“蛇‘启’吉祥年”主题,策划传统婚礼文化、社火巡游等活动,吸引中外游客;太谷、祁县、灵石等地通过舞龙、毛驴舞、媒婆送亲等特色节目,展现晋中乡土风情;榆社、寿阳、昔阳等地则让霸王鞭、傩舞、拉话等古老歌舞焕发新活力。

此间,数万名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及普通市民组成社火队伍,展示了一场场传统与创新的交响。

背棍、高跷、霸王鞭等非遗项目通过现代编排,融入“大头娃娃显眼包”“踩着高跷奔小康”等新主题,赋予传统技艺时代内涵;张壁古堡通过元宇宙VR技术打造奇幻社火,实现“古韵+科技”的双重吸引力;平遥古城3D灯光秀则以光影技术重现晋商大院盛景,让非遗文化在科技加持下“活”起来。

时空延展、全民共创。社火,这份延续已久的乡土根脉,以规模空前的活动矩阵激活了文化自信与现代活力,为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提供了晋中样本。

古韵新生 活态传承

晋中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盛行于宋,丰富于明清。春节期间,晋中市以一场场热闹的展演,将非遗文化从历史长河中“唤醒”,通过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让其焕发勃勃生机。

“曾经,随着晋商崛起,彩灯融会南北特色,别具一格。这些年,市场需求旺盛,我也一直在努力传承、探索。”太谷彩灯非遗传承人焦培斌介绍,从祖上传下来的这门手艺,他在30年间守正创新、精心雕琢,如今将3D打印技术引入了传统彩灯制作。焦培斌设计的“山海经神兽”“十二生肖”系列彩灯,生动逼真,活灵活现,既有传统彩灯的质朴,又兼具现代科技的精细。太谷蛇年灯展中,高达5米的“金蛇献宝”灯组成为打卡热点,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拍照。

寿阳县社火展演现场,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平头镇的傩舞队伍一出场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面具造型粗犷凌厉、色彩鲜明,舞者头戴假面具、手执干戚等兵器,把自己想象成比鬼疫更凶狠狰狞的傩神,通过舞蹈和表演,驱邪避灾、祈福迎祥,张扬而又神秘。

春节的左权县将军广场,上至80岁的长者、下至7岁的孩童,大家一起唱、一起跳,让广大群众深深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歌之城”的艺术魅力和独特风采。期间,全县的民歌传承人、小花戏传习所及培训班、社会文艺团体的爱好者主动报名参与,参演队伍达到10个、演职人员达200余人。表演唱、歌伴舞,在绚丽多姿的展示中,藏于太行深处的乡土奇葩小花戏华彩绽放。

社火重启,传承不断。从孩童的加入到艺人的坚守,晋中蛇年社火展现了非遗传承的多元路径。

传统与现代交融、技艺与市场结合、个体与群体共鸣,让非遗不再是博物馆中的静态展品,而是融入生活的文化基因。在晋中,非遗的活态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接力,正在以更加鲜活的方式延续……

城乡同欢 红火开局

正月的晋中,斑斓的色彩,浓郁的年味,欢腾的海洋。街头巷尾,人们看表演、赏花灯、逛庙会、游古村大院,循着社火里的热闹喧嚷,一起感受这方土地上民俗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激荡起“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精神气象。

让人百看不厌的背棍、铁棍、舞龙、舞狮、旱船、花灯;极具地域特色的霸王鞭、小花戏、傩舞、拉话、绞活龙;雄壮的狮子辗转腾挪干净利索,划船、赶毛驴的大爷大娘憨态可掬,民间艺人用夸张诙谐的肢体表演,为大家送上浓浓的新春祝福;一辆辆装饰精美的彩车,化身移动的展示窗口,展现了晋中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留学生方队身着舞衣款款而出,手执锦绣纱巾翩翩起舞,展示了晋商文化的魅力和开放晋中的胸怀;机器狗舞狮“闹元宵”喜感十足,让观众忍俊不禁,无不感慨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

“春节成为世界非遗,今年,注定是意义非凡的”“社火,是文化,是演出,更是乡愁,是传承”“这样,才是最地道的年味,久违了”……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大家无疑都是兴奋的、激动的、喜悦的。线上线下,数万人参与演出,超百万人观看加油,久久不散,意犹未尽。

一场汇聚地域文化特色、展现民俗风情的文化盛会,鼓舞着众志成城、乘势而上的新豪情,激发出新春开局、干字当头的新作为。在铿锵的锣鼓与飞扬的彩绸间,在火红的社火与璀璨的烟花中,338万晋中人民开启了和谐美好的新一年。

当春风拂过1.64万平方公里的热土,我们看见:文旅市场人气爆棚,项目建设张弓满弦,各行各业铆足干劲,澎湃的激情和着铿锵的鼓点,一同走过火红的年,向着春天阔步进发。(晋中日报 记者 闫晓媛 王志敏)

[编辑:程磊]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