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 永续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灵石: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 永续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
2025-02-21 10:0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汾河干流灵石段景美堤固

行走在汾河干流灵石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徐徐展开——碧水蓝天、景美堤固、水鸟嬉戏,甚是美丽,映照着灵石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是灵石县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不懈努力的最好见证。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的母亲河,在晋中市流经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四县(市)。近年来,灵石县认真贯彻落实“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要求,切实扛起使命职责,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强化建管并重,加速推进重点工程进度,深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齐头并进 奏响工程治水时代最强音

“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近年来,灵石县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集中攻坚“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和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按时序稳步推进。

自工程启动以来,灵石县坚持把“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作为全县“一号工程”,拿出真抓实干的作风、舍我其谁的担当、攻城拔寨的干劲,举全县之力攻坚工程建设,探索灵石实践,争创先行标杆,奏响工程治水时代最强音。

“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统筹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一体实施……据了解,灵石县“一泓清水入黄河”省、市、县重点工程共32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8项、县级21项。现在正在推进的是省级汾河干流灵石段综合治理工程(两渡—富家滩),该工程于2023年11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部分水毁修复应急工程,达工程总量的95.0%。项目完成后,将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会得到根本改善。

截至目前,2023年度19项重点工程已全部完工,2024年还投资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容、42公里汾河干流综合治理、城区31.9公里雨污分流等10项年度工程,目前已完成5项。省、市重点工程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率96.85%,已完工10项,分别为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和交口乡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省级2项;灵石县两渡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灵石县县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汾河灵石县段河道治理工程(富家滩—石柜)、交口河灵石县段河道治理工程、静升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仁义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段纯河灵石县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中部引黄县域配套工程市级8项,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逐年向好,“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美好愿景正在灵石大地一步步变为实景。

长效机制 巩固提升治水成效

在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中,灵石县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健全河湖管理队伍,统筹各方,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于治水管水全过程各方面,系统治理、精准治污、依法监管,形成党政牵头、部门协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据了解,“一泓清水入黄河”启动以来,灵石县迅速行动,坚持以河流为单位,建立了分段分级河长体系,明确了各级河长的职责和权力,在灵石县境内,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条,县级河长9人、乡级河长18人、村级河长89人,全面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河长巡河次数累计8842次。各级河长按照要求,积极推进河道“清四乱”工作。全县巡查发现“四乱”问题共198处,其中乱倒198处,已全部清理整治。

同时,灵石县还先后建立了《河长制县级会议制度(试行)》等工作制度,出台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灵石县“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全面覆盖、系统约束、协调实用、强化考核”的河长制制度体系的确立,为全面推行河长制提供了全方位制度保障,也让河流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健康守护责任人”。

此外,灵石县还制定了“一泓清水入黄河”三年行动方案,抽调专人成立县级“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专班,专门负责重点工程推进、相关工作督导考核等,坚持专班推进、上下联动,坚持服务解难、精准指导,有力推动了涉水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升了依法治河的能力水平,全力保障省市各项工作部署全面落实。

以生态为底色、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创新为墨、以实干为笔,灵石县正全力绘就碧波荡漾“水美图”。

监管有方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目标,灵石县在“护水”上突出重点、在“管水”上拿出实招、在“治水”上下真功夫,全面改善灵石县水生态环境质量,为加快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保障。

“一泓清水入黄河”,源头管理是关键。在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中,灵石县持续强化对汾河流域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监管,充分运用《现场执法检查全程记录清单》,从入河排污口设置、污水处理设施、事故排放应急处理设施、初期雨水收集设施等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台账记录情况等方面着手,全面加强涉水企业、污水处理厂(站)环境监管,依法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全县20户外排废水企业全部建成废水处理设施,并安装在线监控与环保部门联网。

此外,灵石县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搭建水环境自动监测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区域水质情况,实现水环境排查、溯源、调度的精细化管控。对汾河流域60户重点企业、86个重点村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污水直排等违法行为,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力度,始终以零容忍态度严查重处、形成震慑。同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专项督查,落实“一乡镇一清单、一月一通报”机制,传导工作压力、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流水到头、落地见效,切实保障汾河流域水质提升,汾河干流断面水质优良达标。

湾湾碧水,万物争荣,既是“画卷”,也是“答卷”。接下来,灵石县将以更严格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落实山西省、晋中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一批经济实用、高质高效的工作方法,完成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大任务,全面改善灵石县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韩俊媛)

[编辑:李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