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监督 让校园食品安全“看得见”
“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服务平台,全市所有学校食堂及后厨监控的实时画面,都能随时查看。”近日,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一块大屏幕,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操作演示。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各学校食堂后厨地面整洁,厨具存放整齐,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炒菜、煮汤、清洗等操作过程规范有序。
孩子在学校吃什么?食堂后厨卫生环境怎么样?操作规范不规范?这是万千家长关心的问题。
数字化时代,如何推动智慧监管模式在校园食品安全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准确把握食品安全新形势新任务,督促校园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成了全省首家市级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服务平台,在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少数人管多数人”转变为“多数人管少数人”,着力构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的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格局。在晋中,校园食品安全不仅学生“可感”,社会各界同样“可及”。
数字赋能 先行先试
“‘互联网+明厨亮灶’是在传统‘明厨亮灶’基础上,通过监控系统,将食堂后厨重点部位的监控信息及时传输到监控后台,把后厨情况‘晒’给大众,让‘校园餐’从人工监管转变为智慧监管。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服务平台实现‘云’上线以来,已100%覆盖全市740户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和3户校外供餐单位,惠及近52万名师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学生用餐安全事关学生群体身体健康,关系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责任重大、意义重大的民生实事。晋中市先行先试,于2022年5月上线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服务平台,倒逼学校食堂从严从细强管理,让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更加透明。
在强化在线管理上,定期下发《各学校在线使用晋中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服务平台情况的通报》,在平台上新增“不在线学校食堂曝光台”功能,督促学校提高食堂摄像头在线率,满足公众视频查看需求。同时,强化日常巡查,督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采取定期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消除问题隐患。
校园食品安全无小事。从全市校园食堂接受社会公众“云”监督,到可视化监管系统与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安全监管平台对接并单独标示,晋中市校园食堂智慧监管水平稳步提升。如今,走进晋中市任何一所校园,食堂后厨的全方位“透明”令人印象深刻。食堂后厨的一举一动,不仅本校就餐的师生通过大屏能够一目了然,各级监管人员、教育部门、学校、家长等在校外通过微信小程序“晋中市互联网明厨亮灶”,同样“无死角”可见。截至目前,约有9万余人次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录平台,查看3944个摄像头92万次直播,用户满意度达97.02%。
建章立制 提质增效
校园食品安全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需要标本兼治的系统工程。晋中市推动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补齐短板漏洞,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治理成效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制定《晋中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服务平台应用管理制度(试行)(学校食堂管理篇)》,规范“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在学校食堂监管中的应用。
出台《晋中市加强民办中小学校(含中职和幼儿园)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将民办中小学校(含中职和幼儿园)食品安全纳入督导检查考核指标体系。
出台《榆次区“放心食品、营养食品进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督导考核评价办法》,以区级层面为试点,探索实施更精细化、更具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督导考核机制。
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这一智慧监管手段,在中纪委部署开展的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强化对原料采购、烹饪加工、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关键风险控制点的监管,倒逼学校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与此同时,坚持线下线上互补,将春秋季开学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与建设“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服务平台相结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推进校园食堂“一校一档”建档工作。
在畅通互动渠道上,组织开展“校园餐”举报奖励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坚决守住“校园餐”安全底线。平台设置的留言功能服务共收集767条留言。这一功能,畅通了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渠道,对于学校、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三方的监管起到了反馈、推动、整改的作用。
标准引领 示范推广
为全面提升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2月成立标准化起草组,组织调研后出台了山西省地方标准《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技术要求》,将于2025年3月23日起开始实施。作为首个以地级市牵头制定的省级地方标准,不仅填补了我省在此类工作中相关标准的空白,也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从事后监管,逐步走向事前预警、事中防控、事后追溯的科学管理模式,成为推动“校园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抓手之一。
通过制定标准,将为校园餐饮服务单位明确建设规范,推动行业发展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建设质量。通过明确建设技术要求,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学校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意见,消费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餐饮单位加工过程、证照等信息,形成政府、餐饮单位、公众三方共治,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及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公众信任。加强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促使餐饮单位利用新技术创新管理,实现厨房透明、信息公开、就餐安全,及时发现风险、预警控制,提升监管效率,有效防范风险隐患,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入社会共治管理模式,完成地方标准实施后续工作,探索制定其他领域标准,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从严把好原料采购关、进货查验关、环境卫生关、加工制作关、原料贮存关、清洗消毒关、食品留样关等,不断提升校园食品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晋中日报 记者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