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次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榆次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总结榆次区2024年“三农”工作,分析面临形势任务,就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行安排部署,推动全区上下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榆次区委书记张英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面部署今年“三农”工作。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海荣作具体安排。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梁英俊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鹏飞、区政协主席邢如彪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其他市管副处级领导出席。
就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张英杰强调,一要把握大趋势、洞悉新形势,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中着眼更高目标。要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市委部署上来,遵循“三农”工作发展规律,坚持着眼农村实际抓“三农”、着眼城市大局抓“三农”,从战略高度上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进一步坚定目标,以奋勇争先姿态巩固和拓展榆次“三农”发展成果,进一步巩固胜势、做大做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要在点上打造热点、爆点,形成品牌推广效应,牵引带动线上、面上整体提升,让榆次农业比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要充分考虑区情农情,找准着力点、挖掘示范点,在先立后破中将国省市的“好政策”转化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层实践。城市群布局是最大的机遇,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抢先突围。全区上下要以服务城市群、打造太原后花园为定位,纵向延伸农村产业链、横向连通都市消费圈,大力推动融合发展、集群发展;二要瞄准关键点、找准切入点,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三农”工作涉及的点多面广,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更是需要久久为功,必须在坚定思路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做到抓纲举目、带动全局。实践证明,农业项目盘子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继续抓好“千亿万亩”行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力争每年谋划实施百个以上农业产业类项目,形成接续滚动、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把农业打造成全区现代化大产业。进一步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抓好榆次“三农”工作,必须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必须讲究策略、创新办法,要坚持走好“四个融合”(农旅融合、产村融合、城乡融合、三治融合)之路,让农旅融合“打头阵”,串点成线擦亮美丽乡村底色。让产村融合“作支撑”,因地制宜激活农村内生动力。让城乡融合“增动能”,统筹施策绘就共同富裕蓝图。让三治融合“聚共识”,齐抓共管构建基层善治格局,从而共同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抓“三农”工作,一定要重视人、重视人才。要牢固树好“以人为本”导向,凝聚上下一心干事合力。乡镇干部是“施工队长”,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在工作中做到思路要清,工作要实,责任要明。农村干部是“领头雁”,要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企业家队伍是“生力军”,要发挥好自身优势,与区委政府一起,同心同向同发展、共谋共赢共成长。高校大学师生是“智囊团”,要持续抓好校地合作共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保障是关键,要全力建好“五大保障”(党建保障、供给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环境保障)体系,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三要提升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中争创更多品牌。去年榆次区全面掀起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热潮,以“产村融合”破题开局、打造示范,今年要让典型更亮、名片更响,同时弱项短板也要全面补起来、赶上来,从点上精致,带动实现线上出彩、面上提升。大家务必要从思想内心深处强化责任意识、争先意识,以“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决心抓好今年“三农”工作。要树牢责任意识,全年任务要对账交账。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看“三农”、谋“三农”,坚持“三级书记抓三农”。要树牢创新意识,难点堵点要破题破局。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本领,在工作谋划上敢创新、工作落实上抓创新、工作作风上善创新,积极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用结果说话,用行动破局。要树牢争先意识,开局起步要领跑领先。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摒弃“前望标兵、自叹不如”的服输心态、“不前不后”的中游状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用好一切政策举措、挖掘一切潜力资源,尽最大努力、下最大力气做好“三农”工作。树牢廉洁意识,时时刻刻要自警自省,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健全“三资”管理机制、完善对村监督体系,让“微腐败”无处藏身。要树牢危机意识,全区上下要有“有上有下”的紧迫感,强化危机意识,杜绝慵懒散漫、推拖绕躲行为,提振担当作为、笃行实干精气神,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尽心尽力、狠抓落实的表率,务实重干、担当善为的表率,持续巩固干事创业、争先出彩的浓厚氛围,为开创榆次“三农”工作新局面贡献力量。
张海荣对全区2025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他强调,2024年,榆次区扛起省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担当,拉高标杆,勇争一流,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提振了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底气。要鼓干劲,找差距,以更高站位增强“三农”工作责任感,主动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视问题、把握机遇,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努力以“三农稳”保“全局稳”、以“三农向好”促“全局主动”;要明方向,攻重点,以更实举措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要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这把“金钥匙”,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提升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聚焦乡村产业这一“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稳住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不断夯实农业项目硬支撑,续建项目要抓进度,新建项目要抓开工,储备项目要抓前期。要充分激发特色专业镇新动能,做大做强张庆怀仁老陈醋省级专业镇,擦亮叫响东阳修文蔬菜市级专业镇,提档扩规北田庄子水果区级专业镇,全力走出一条具有榆次特色的农业专业镇集聚发展新路。要培育壮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加速“园中园”产业集聚成势,推动“大单品”战略见实见效,加快物流配送体系贯通发展。要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高地,以科技创新为动能,打造高效农业“先行地”,以产业创新为主攻方向,打造精品农业“样板地”,以绿色转型为鲜明导向,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地”,以乡村人才为第一资源,打造未来农业“策源地”,全面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迭代升级”。要聚焦乡村建设这一“重要抓手”,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上持续发力,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统筹推进“三类村”示范创建,有力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更多的宜居幸福和美乡村“新样板”。要聚焦乡村治理这一“关键因素”,坚定不移走好走稳和谐善治之路。要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乡村治理理念模式变革重塑,努力构建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要强担当,抓落实,以更强保障确保“三农”工作见实效。我们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政策、资源保障,狠抓工作落实,坚定不移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榆次篇章提供坚实基础。
会议对2024年度综合考核先进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先进部门、学践“千万工程”先进村、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链主示范企业、农业项目建设先进企业、土特产品营销新渠道先进企业、农业产业发展青年标兵、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担当作为先进个人代表进行了表彰。(胡睿 魏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