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昔阳县文物普查队前往沾尚镇瓦窑足村,对新发现的清代门楼和汉代陶器进行实地勘测。
在沾尚镇瓦窑足村口,工作人员对门楼进行航拍、坐标定位、拍照留存等数据采集工作。建筑内部可以看到些许壁画、石碑等遗构。通过碑上文字记载得知,此建筑建于清嘉庆八年,随后清光绪三十二年重修。
在勘测过程中,村民们告知工作人员,在耕地中发现了一些陶器的残片。工作人员简单清理后发现了此处的文化层,挖出的残片中有清晰的绳纹,是典型的汉代陶器纹饰。工作人员和在场的村民交流得知,该村之所以名为瓦窑足,是因为此处有古代烧造陶器的窑址,此次发现的陶器残片就是该来源的有力物证。随后,工作人员对耕地进行了坐标定位、残片采集等前期措施,方便后续对该地的继续勘测。
回到村内,工作人员向村民发放了“四普”宣传物料,向村民普及文物普查、留住文化根脉的重要性。此次发现的清代门楼和汉代陶器,不仅丰富了昔阳县的历史文物资源,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昔阳县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升文物保护水平。(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