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介休市人民检察院干警纷纷拿出自己的宝藏书籍参与全民阅读,邀请大家共赏好书,并通过阅读书籍保持思想活力,领悟书中的思想和智慧,滋养浩然之气,进一步增进自身知识涵养。
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孟庆延推荐了《岳飞传》: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爱国将领,他的一生爱国爱民,为国家民族建立了卓越功勋。读《岳飞传》既能感受到他大破敌寇收复山河时“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胡虏血”直捣黄龙的满怀豪情;又能体悟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时“欲将心事赋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功败垂成的痛苦无奈。
第二检察部干警任文艳推荐了《断舍离》:这本书是一本从收纳开始讲起的书,既是打造正能量房间的家居整理,也是透过整理物品来了解自己。阅读后,发现要想做到断舍离,要经过一段时间,思想上要超越,行动上更要提高。人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经历、不断的选择,才清楚自己心中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人生目标是什么,这样人生才不会迷茫而毫无意义,失去生机。
第三检察部书记员安思源推荐了《最好的辩护》:这本书记录了艾伦·德肖维茨的法庭辩论,告诉人们辩护工作不仅要有专业素质,更要有超强的辩护技巧和不懈斗争的精神。
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书记员胡晓美推荐了《刻意练习》:一个人如果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一般需要在这个领域专注研究一万小时,称之为一万小时定律。但在这一万小时之中,不是无脑的机械重复,而是需要刻意练习。在普通人的成长中,面对种种挑战,为什么不能通过刻意练习和日日精进来搞定呢?学会刻意练习,才能在生活与工作中保持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办公室干警邢晔源推荐了《浮躁》:这部贾平凹早期作品,虽然叙事平淡,却不难发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即使是在虚构的故事里,青春岁月依然希冀着美好的事物。虽然本书描写的是八十年代的浮躁,但依然适用于当下社会。“宁静致远”,少一些浮躁,多一点专心。浮躁的外表下往往充斥着迷茫,专于学习好过终日空想。
政治部干警李文俊推荐了《我与地坛》:这是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史铁生在大自然感悟了生,如果说地坛里勃勃生机的自然让作者感悟了生死,那么出没地坛的那些不相识的游人、朋友、亲人,则向作者默传递着人生的意义、温暖、乐趣,作者也从他们身上获取了生命的感悟。坚韧的母亲,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美丽却先天弱智的拾灯笼花的少女,让作者悟出“命运面前,休论公道”;运气不佳的长跑朋友则让作者思考人活着的价值问题;豪爽的饮酒老人使人品味一种放荡不羁的浪漫情调;率真的捕鸟老汉则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执著痴情;来去匆匆、朴素而优雅的女工程师,让作者生出无穷的美的遐想。大地母亲哺育和培养着人类,永远赐予人类以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人们依恋她、感谢她,正是因为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获得了生命的和生活的信念。而作者把这种人类和大地母亲关系,浓缩、诗化成一种特定个人和特定环境的关系。
最美莫过读书时,通过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干警们享受了阅读带来的乐趣,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激发投身检察事业的干劲。多年来,介休市人民检察院始终要求干警秉持终生读书的理念,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通过不断学习、不懈努力,提升综合能力,为检察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本职、奋勇争先,为实现介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胡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