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春以来,随着气温不断转暖,晋中市各地陆续进入农忙时节,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也随着耕作繁忙进入新的活力期。
数据显示,一季度晋中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
起步即冲刺。从农业“首季报”看晋中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态势稳中有进,这是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国之大者”取得的实质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围绕市委“156”战略举措,立足“粮畜菜果”主导产业,扛牢政治责任,发挥比较优势,逐项挖掘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突破点、增长点,以高位部署、高频推进、高效落实,全力筑牢农业现代化发展根基。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多次带队深入田间地头、农业企业、产业园区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会议,聚焦种业振兴、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领域,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痛点、产业链条堵点和农民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保障举措,全面彰显市委、市政府以更大力度建设农业强市的坚定决心,有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力,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段燕瑞表示,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牢牢把握春节、元宵节前后农产品需求大、价格偏高的市场规律,聚焦设施蔬菜和畜牧养殖两大产业,狠抓蔬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充分满足市场供给,推动蔬菜和畜牧产量、产值双提升,带动农业农村经济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他认为,从首季“开门红”奋战全年“满堂彩”,还要紧紧扭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设施蔬菜增效行动、畜禽养殖增量行动、水果种植提质行动,在稳中求进、在进中求固,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稳是韧劲,进是发展。从全市农业农村经济4.7%的增长率看各地区的一产发展效能,榆次区依托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增速领跑全市。这里一个个农业基地、项目现场,奋进热情战鼓犹酣,实干冲锋号角愈响。
这里有“干起来”的冲劲。实施引商、引资、引技、引才“四引”战略,推动华龙科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苹果种植基地和浙江天合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千亩麒麟西瓜种植项目落地生根;扶持本土返乡人才创建金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千亩设施水果示范基地,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生产经营,引领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里有“动起来”的强劲。持续夯实优质高端畜禽繁育发展基础,推动养殖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方向转变,一季度,全区生猪出栏9.56万头,扭转生猪生产不利局面。
这里有“热起来”的闯劲。推动现代种业项目发展,繁育甘薯2级原苗10亩,建设300亩国家级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1个,建设300亩省级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1个,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榆次区副区长孙文韬表示,全区上下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拓展政企“一对一”服务机制,以行之有效的真招实招,为农业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全面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助力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做优。今年,榆次区共布局农业产业项目129个,目前开工水利、设施提升等项目108个,拉动总投资5.7亿元,9个重点项目正在有序实施。榆次区将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强化科技赋能与产业融合,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奋力提交亮眼的“榆次成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榆次经验”,不断巩固提升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背后是质效双升的奋斗热情。
走进华龙科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苹果示范基地,只见成排的嫩苗婆娑挺立、新翠欲滴,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正在实施精准灌溉,勾勒出一幅现代农业高效运作的繁忙图景。
华龙科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红介绍,基地以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现代化示范园为目标,选用综合品质高、商品性状好、口感浓郁芳香、具有优质丰产特性的新一代果品“维纳斯黄金”为主打品种,采取矮化密植分枝大苗集成栽培新模式进行规模化种植,可以实现当年建园、两年挂果、三年亩产2500公斤、四年亩产4000公斤进入盛果期,达到结果早、产量高、收益快的目标。同时,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同步进行施肥、灌溉,精准控制不同地块作物的水肥需求,将灌溉由“灌土壤”变为“浇作物”,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目前,基地已完成第一周期1200亩果苗栽植任务,6月着手实施第二周期的土壤改良、支架系统搭建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预计明年5月中旬,4000亩现代化苹果示范基地可打造完成,全面实现果园精准化管理和绿色发展。
蓄势谋远,拼的是经济发展活力。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数据不仅是一份“稳”的答卷,更是一张“进”的蓝图。全市上下奋进发力,以“开门红”拼“全年红”,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春潮澎湃。(晋中日报 记者杨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