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代言 为教育发声 为家乡谋发展
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第二天,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马瑞燕就走进山西巨鑫伟业现代农业科技园,在田间地头向太谷区干部群众和农业企业代表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作为一名来自乡村振兴一线的农、科、教代表,马瑞燕在宣讲中激动地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兴旺是重点。”
作为一名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是马瑞燕履职的第10年。“今年,我提交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和家庭预防、加强生物安全人才培养、建设生物安全学科体系、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基金等建议。”马瑞燕说。
马瑞燕深知只有实地调研,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提出最惠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马瑞燕共提交2个议案46件建议,参加2次全国人大执法检查,5次列席常委会,3次参加委员长座谈会,2次发言。先后提出《关于支持山西农谷建设,打造以功能农业为引领的特色农产品示范区的建议》《关于支持山西农谷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关于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创新发展的几项建议》《关于支持山西设立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等建议,为推动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马瑞燕是土生土长的太谷人,她坚持深入农村调研了解群众诉求,坚持在农业和高等教学一线躬身实践,为加强涉农人才培养、储备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建言献策。其中,她提交的关于高等农林教育、“三农”人才培养、公费农科生、山西农谷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意见得到国家采纳。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各种各样的挑战,国家和政府勇于迎难而上,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为此国家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所以,大家从电视新闻上或者老百姓的交流中都能体会到满满的正能量。”马瑞燕对记者说。
马瑞燕求学、工作都和“农”紧密相关,一直从事的也是生物防治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她认为:“人的疫情、动物的疫情、植物的疫情这三大疫情是防不胜防的,一旦发生疫情受到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多年致力于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研究的马瑞燕立足自身研究领域,提交的关于生物安全的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已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议案今年也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修法事项,让马瑞燕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新的山西农业大学是全国首个“蹚新路”的农业院校,也是全国农科教融合机构改革的先行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马瑞燕提出了关于将山西农业大学设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建议,希望将山西农业大学设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在激发其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基础上,注入强大的外力,内外兼攻,促使山西农业大学发展迈上新台阶,将有利于国家农高区示范引领,助力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打造,推动中部崛起和未来全局发展。
“我们要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农业科技,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特色产业,引进各类新型实体企业,推进乡村产业链延链、强链,让我们的特色产业提质升级,真正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马瑞燕说,“作为‘农’字头的代表,我还将继续关注农科教领域,全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优秀人才。” (晋中日报 记者王文安 通讯员王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