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大白”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和顺:“大白”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2022-04-29 08:1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通讯员 王建芳)“仰头张嘴,啊……好,可以了。”和顺北高速口的核酸采样室里,“全副武装”的王瑞青正在忙碌着,开启试管、拭子包装去除、核酸采样、封管,一气呵成,身手敏捷。

和顺北卡口核酸采集人员王瑞青今年46岁,在变身“大白”之前,是平松乡卫生院的一名护士,3月底接到需要前往和顺北高速口进行核酸采样的通知,王瑞青再一次成为奔赴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从去年开始,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王瑞青和同事们在县医疗集团的组织下进行了多次培训后,就开始轮流前往和顺东、小董坪等高速卡口负责核酸采样。

核酸检测采样人员,是发现与拦截病毒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战斗英雄”。和顺北高速口作为和顺北大门,每天进入的车辆络绎不绝。一个12平方米的救灾专用棉帐篷,就是王瑞青和同事们的核酸采样房,里面除了放登记信息的仪器和医疗物资,剩下的空间只能摆放三把椅子。王瑞青和同事们每天要采核酸约200人次,最高峰的时候可达千余人次。每采集一个人的核酸样本,都要进行手部消毒,戴着两层不透气的医用手套,王瑞青的双手被汗水浸得发白发皱,面部或深或浅的勒痕是她和她的战友们共同的特征。为节约宝贵的防护服,坚持少吃一口饭、少喝一口水更是她们的常态,嗓子常常都干得“冒烟”了。即便是这样,她也从不抱怨,还给她的战友们加油鼓劲儿,互相叮嘱……

由于人手紧张,卡口是24小时换班,这就意味着一上岗就要从早上9点坚持到第二天9点,而且中间经常顾不上吃饭,因为穿脱防护服需要时间,一旦他们停下来吃饭,货车司机就要排长队。

货车司机尚瑞东说:“我是和顺县的一名驾驶员,每天往返和顺北高速路口,不论白天黑夜,医护人员都在坚守岗位,每天给俺们做核酸,看着他们很辛苦。”

卡口的工作环境是艰苦的。中午,气温骤然上升,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没多久,汗水就滋滋地冒出来。夜晚来临,帐篷里没有电源,唯一的照明来源就是一个充电式小台灯,为了看清试管码,她们不得不举起手机电源一起照明。夜晚气温下降近20度,穿着秋衣、冲锋衣以及防护服的王瑞青和同事们冻得发抖,只能靠不停地搓搓手,站起来跺跺脚取暖。最难熬的是深夜,疲劳困顿阵阵袭来,王瑞青和同事们只能坐在仅有的椅子上强撑着。

帐篷外,高速卡口的公安、卫健、交通运输等部门联防联控,对过往车辆上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引导进行扫码登记。忙碌,使每个人都忘记了这个寒冷的夜晚。当第二天的朝阳升起,王瑞青和同事们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后,还要清点整理物资,及时与医院沟通进行补充,以保证卡口物资充裕,保障“守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王瑞青说:“虽然我们辛苦一点,但为了人民的平安与健康,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疫情。”

[编辑:炳仪]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