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发展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灵石: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发展
2023-01-28 14:17:06    来源:晋中日报

近年来,灵石县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馆内整整齐齐的书架上,分门别类摆放着各种书籍,其中文学艺术类、社会科学类、青少年读物、生活百科类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一些市民正在低头读书,还有部分学生在这里自习阅读。

据了解,近年来,灵石县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任务清单,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工作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图书馆积极准备迎接国家一级馆评审,年接待读者21677人次,免费办理读者证225个,累计举办线上线下读者活动8场次,全民阅读推广活动2场次,志愿者服务20场次,讲座培训2场次,展览1场次,亲子故事会2场,受众1500余人次。

同时,文化馆开设舞蹈班、柔力球班、牛维平书画艺术研修班;博物馆举办“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夜游博物馆活动,小小讲解员培训实践活动,清明、端午、中秋“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等各类活动,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乡镇、农村。

灵石县深入实施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培养乡村群众文艺队伍35支,乡土文化能人艺人15名,乡村文化带头人35人,举办2022年灵石县文化惠民工程启动暨培训会。截至目前,全县乡村群众文艺队伍组织开展活动999场,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开展培训传承活动172次,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开展活动390场,送戏下乡演出78场;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歌舞晚会2场、少儿才艺展示2场、晋剧表演1场;广场舞大赛;合唱协会、职中学生100余人在红崖峡谷录制歌曲进行主题宣传。

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11个项目成为第十批县级非遗项目,9人成为第五批县级非遗传承人;推荐7个项目申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个项目申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参加省、市乡土文化能人技艺大赛,泥塑技艺获得省市一等奖。举办春节、端午非遗系列活动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在太谷区非遗研究学习等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联合举办第七届灵石县工艺美术作品展,参加晋中市工艺美术作品展,社会各界对非遗的关注度、知晓度明显提高。

全力提升文物保护力度

2022年以来,灵石县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古建筑等保护修缮工程,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低级别和石刻文物资源调查工作,对525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点、320处石刻文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并经专家认定全县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消失4处,现为419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制定《灵石县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管护责任清单》,分别明确了全县490处低等级不可移动文物遗存点的安全责任人,并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告公示,切实解决了全县未定级文物点无人管护的问题。

先后铺开了11处文物修缮、养护和抢险工程。目前,已组织完成了夏门古堡御史东院南段围墙抢险加固工程、静升村怀永图院落主院倒座后墙抢险加固工程;完成了夏门古堡部分建筑和马和晋祠庙古建筑日常养护工程、何氏宗祠日常保养工程和静升文笔塔日常养护工程;整修完成夏门古堡部分建筑。目前,正在实施静升镇旌介村龙天庙、关帝庙、朝阳庵保护修缮工程,两渡冷泉寨门楼护坡抢险加固工程和静升村北文笔塔抢险加固工程。

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方式

为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灵石县组建了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灵石县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旅游景区的投资、开发及运营管理,旅游信息平台建设等,以推进全县文化旅游资源的联动推广和景区的联动发展,现已完善了二级游客中心内部装修,实现了购票、导游、引导等服务功能。

同时,继续实施“畅游灵石”A级景区联合促销门票优惠政策,投资435.02万元推进灵石智慧旅游服务数据平台和智慧景区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共售出畅游灵石票9.53万张,订单金额476.32万元,实现了票务系统的搭建和各景区分成,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数据分析,为全县文旅产业的数据监测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时,灵石县积极参加云南昆明旅游交易会等旅游行业活动,各A级景区通过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畅游灵石”A级景区联合促销门票优惠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郑涛)

[编辑:李秀青]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