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航拍。晋中日报记者 唐伟青 摄
井下交错的巷道中,掘进机、采煤机、皮带机、液压支架等机械设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采掘、运输、生产辅助等作业,作业数据实时回传……
窗明几净的调度室里,几名工作人员在智能管控平台前,远程掌控着井下生产运输、安全监控、目标定位等系统运行情况,井下风吹草动,轻点鼠标,一看便知。
作为全国首座5G煤矿——寿阳县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依托井下534米“超千兆上行”煤矿5G专用网,实现了煤矿智慧化管理,也开启了全市煤炭业“智变”新征程。
晋中市从煤炭洗选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从煤炭绿色开采、节能减排,到煤炭清洁转化,在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的时空坐标上,探索出一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绿色之路。
聚力转型升级 持续稳盘托底
机械轰鸣,回响在千米井下;“乌金”滚滚,流淌在地底深处。
今年以来,我市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科学研判,挖掘潜力,统筹做好煤炭生产、供应等各环节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稳产稳供工作。1至4月,全市原煤产量完成3502万吨,同比增长12%,洗煤产量完成3272万吨,同比增长3%,煤炭行业累计完成产值682亿元,同比增长87.9%,完成工业增加值256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75.8%。
在做好能源保供的同时,聚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产能,认真推进寿阳七元500万吨/年、和顺泊里500万吨/年和灵石灵北240万吨/年等大型煤矿建设工作,发挥产能优势,提升先进产能占比,有力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同时,盘活资源存量,做大做优增量,按照“一矿一策”原则,对7座停产矿井逐类分析研究、逐矿制定措施,在确保安全并全面整改的基础上,倒排工期,加快复产进度,尽早形成产量,尽快释放产能,实现增产增供。对于长期不达产的煤矿,积极主动开展生产能力核查工作,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积极引进人才,加大投资力度,合理控制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提升智能水平 提高生产效率
6月14日,在阳煤集团开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5千伏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沿着轨道缓缓而行,对配电柜电流、电压、温度运行情况进行逐项检测。工作人员只需坐在操控室,即可实时查看其运行轨道线路。一旦发现问题,巡检机器人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身处操控室的工作人员接警后向井下通报情况,现场维护工将及时查看。
上岗2年来,巡检机器人表现突出,成为护佑开元矿业电网安全运行、确保矿井安全的又一“利器”。
6月11日,由山西奥泰科工贸集团自主研发的“保泰”牌EBZ160型、EBZ220智能掘进机成功下线并顺利通过国家煤炭设备安全认证。EBZ160型智能掘进机采用基站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实现了井上井下远程操控掘进作业。
随着工作人员本机操作、视距遥控操作、井下集控室远程操作、地面控制中心操作,掘进机悬臂伸展、钻头运作、装载、运输、行走等运行一气呵成。该机械的运用,不仅大大提高了采矿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人井下作业的安全系数,为矿井无人化、智能化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随着智能化矿井建设不断深入,信息化自动化深度融合,越来越多应用场景不断加入,井下工作面不仅实现了“减人”,更做到了“增效”,更高的操作精度、更小的能耗,推动着效益效率、安全生产水平的双提升。
2021年,我市共有3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通过评定验收,煤矿5G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拓展,一批绿色开采试点项目竣工验收,47家企业通过了省局标准化管理考核,煤炭行业智能升级成果喜人。
绿色低碳发展 高效清洁利用
“双碳”目标下,让黑色的煤炭“绿”起来,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唯一选择。
我市深耕主责主业,在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上做文章,扎实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集中供热, 扎实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煤改醇”工程,扎实推进散煤管控,由一煤独大逐步向风、电、光伏、甲醇等新能源重点领域转变,推动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
在绿色发展的舞台上,我市坚持以集中供热为主,构建“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供热体系,节约财政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在“煤改气” “煤改电” “煤改醇”等领域,多点开花、多维发力。 在“煤改气”上,坚持以气定改,鼓励采用燃气壁挂炉、燃气锅炉等方式实现清洁取暖;在“煤改电”上,大力发展热泵、热风机、电空调,推动电网增容改造;在“煤改醇”上,做大做强甲醇锅炉及相关产业,在集中供热、“煤改气”无法覆盖区域强力推进。积极选树榆次区为试点,以点带面,辐射太谷、祁县、左权、和顺等地。
5月29日,邹城赛维左权县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约80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目前,我市有光伏项目23个,已开工14个;5个风电项目,已核准3个。据测算,仅光伏和风电两个领域,项目建设期间预计产生近150亿元固投,投产后年发电量50亿千瓦时,产值15亿元,核减60万吨标准煤能耗。1至4月,两项目产生固投6.2亿元,对全市经济发展、拓展新上项目用能空间有积极意义。
晋中新能源产业更是快马加鞭、一路领跑,新能源装机量不断攀升,增长动能持续转换,正从新能源大市向新能源强市快速转型。
敢于无处生万有,能凭海阔纳百川。我市将坚持以保障能源安全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重心,铆足干劲加油干、积势蓄能冲新高,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上蹄疾步稳、越走越宽。(晋中日报记者 冯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