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暨农村乱象整治“攻坚月”行动部署会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榆社县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暨农村乱象整治“攻坚月”行动部署会
2022-06-13 10:25: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通讯员 晓宇 卉雅)6月9日,榆社县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暨农村乱象整治“攻坚月”专项行动部署会,总结近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目标任务,切实以乱象整治的成果带动农村环境面貌和干部风貌的大改变,以反馈问题的整改带动榆社整体形象的大提升。县委书记郭建雄、县委副书记谭国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艳萍等县处级领导出席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魏栋主持会议。各乡镇、城区党委书记,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联络指导组组长及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乡镇、城区班子成员,各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体驻村工作队员、驻易地搬迁小区工作队员以视频形式在各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

郭建雄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是必须始终铭记于心的“国之大者”。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反馈问题整改为牵引,全面提升有效衔接工作成色,思想上再加压,问题上再聚焦,重点上再突出,切实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推动榆社县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取得实效。要精准动态监测早帮扶,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123”监测预警机制,实现监测灵、预警快、帮扶准。要创新发展模式强产业,大力实施设施蔬菜、肉牛、甲鱼“三个倍增计划”,着力打造设施蔬菜、肉牛、笨鸡“三个亿元产业”带农增收。要强化统筹调度稳就业,坚持县内、县外双向发力,落实好外出务工交通补贴等惠民政策,实施好品牌培育、稳岗拓岗、一人一技“三大工程”,确保就业有技术、创业有平台、增收有保障。

农村乱象整治是反馈问题整改的重点任务,是去年城市乱象整治的拓展延伸,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引导文明新风的基础工作,是改善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迫切需要,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成效的实践检验。要坚持以农村乱象整治为重点,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提高站位,聚焦农村环境短板弱项和顽瘴痼疾,下顽力、出重拳、见实招,全面彻底打一场农村乱象整治攻坚战,要聚焦村容户貌抓整治,全面清理、突出规范、整体提升,彻底治脏、治乱、治差。要深化文明创建树新风,全面推进“厕所革命”,静心培育文明乡风,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共建共享。要加强规范管理促提升,坚持规划先行、标本兼治、项目引领,持续巩固治乱成果,提升管理水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坚定不移打好打胜这一硬仗。

郭建雄强调,全县上下要深刻领会加快反馈问题整改和开展农村乱象整治的重大现实意义,坚持以强化责任落实为保障,广泛凝聚巩固衔接强大合力,层层压实责任、合力营造氛围、强化督查考核,凝聚攻坚合力,紧盯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精准靶向发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夯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坚实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封山禁牧、舍饲圈养工作,在思想认识上再提升、疏堵结合上再加力、工作责任上再压实,严格落实封山禁牧决定,切实杜绝山羊放养等现象。

郭建雄指出,做好反馈问题整改和农村乱象整治工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实事,更是荣誉形象,事关全县发展大局。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和决战决胜的战斗姿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牢固树立“军令状”意识,披荆斩棘、脱皮掉肉,破釜沉舟、接续奋斗,坚决打好打赢反馈问题整改歼灭战和农村乱象整治攻坚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魏栋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盯7月份整改验收节点,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问题整改和乱象整治上,每日总结汇总、每周督导检查、通报调度,确保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在月底前环境面貌得到大改善,问题整改有成效。要对标国考、省考反馈问题,近期省市乡村振兴督导组督导指出问题,以及自查发现的问题,按照“村美、院净、路畅、水清、地绿”和“两不愁三保障一饮水”等要求,全员参与抓推进,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调动群众积极性,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到最好,切实把落下的步子补起来,以最佳的状态打好翻身仗,向国家和省市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上,县委副书记谭国栋宣读了《榆社县“农村乱象整治攻坚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副县长杨晓东通报了国考、省考反馈问题整改推进情况,近期省市乡村振兴督导组督导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榆社县农村人居环境乱象警示片》;河峪乡、北寨乡、西马乡及小下车村、台曲村、向阳村、双峰村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表态发言。

[编辑:晋中编辑]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