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五地一产”入市改革调研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 > 县市动态
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五地一产”入市改革调研
2020-05-13 09:58:03    来源:晋中日报

“五进五变”看连壁

连壁村是左权县龙泉乡的一个小山村,全村160户、394口人。该村与佛口、三教、大坪、独兰瓦俗称“南五村”,是左权县最贫穷的区域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穷乡僻壤, 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9600元,集体经营性资产达到1369.49万元,形成了核桃、杂粮、中药材、光伏发电四大产业,成为龙泉乡及左权县农村发展的一个样板。通过实地调查我们认为,连壁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效,根本原因在于村“两委”和全村群众抓住精准扶贫机遇,用好国家政策法规,靠着改革意识、市场意识,最大程度盘活用好村里资源资产,从而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收入连年增加、农业产业蓬勃兴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乡村发展振兴之路。连壁村的发展经验与市委、市政府当前大力推动的“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精神相契,总结其做法及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引进”和“五个变化”。

一、“五个引进”——要素下乡来、土地“醒”过来、产业立起来

连壁村总面积1.38万亩。几年前,除去1800亩耕地(其中集体非承包耕地24亩)、600亩林地、2000亩退耕还林地、100余处宅基地被利用外,剩下的土地几乎都在“沉睡”。短短几年时间,他们何以走出靠天吃饭、靠地拿粮的传统,发展起核桃、杂粮、中药材、光伏发电产业?探寻连壁村发展轨迹可以看到,他们打开山门,面向市场,积极引进企业、资金、项目、人才、技术五个方面的生产要素,因地制宜进行出租、承包、开发,“唤醒”了土地、盘活了资源、撑起了产业。

一是引进企业。2018年,嘉耀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和村里签订协议,租赁村里2400亩荒山建设光伏发电场,目前是左权县最大的光伏发电场。

二是引进资金。最近3年,连壁这个山沟沟里共落地各类资金2亿余元。其中,嘉耀光伏发电公司投入1.9亿余元,市、县、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200余万元,龙鑫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360余万元,村集体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00余万元。

三是引进项目。除去光伏发电项目,村里还实施了退耕还林项目、核桃种植项目、精品核桃园项目、核桃管理提升项目、杂粮种植项目、杂粮加工项目、中药材种植项目、林下套种中药材项目等,投资主体有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其中,村集体建设核桃园2600亩、药材园1500亩、杂粮园400亩。核桃、药材、杂粮、光伏发电成为连壁村四大支柱产业。

四是引进能人。大坪村村民牛晶晶到村里租赁集体非承包耕地24亩,搞规模种植;原先在松树坪煤矿上班的张国忠回村创办了龙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发展成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吸收社员760余户,本村在村居住农户全部入社,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龙头。

五是引进技术。核桃树种植专家高迎斌、王春林、岳红霞,中药材种植专家孙朝霞等先后为村民讲解传授种植管理技术,还到县、乡参加各种培训。现在全村男女劳力全部掌握了核桃树和板蓝根种植管理技术,党支部书记郭应林成为左权县核桃树种植管理乡土专家团成员。

二、“五大变化”——账上能算到,眼睛能看到,“兜里”能感到

随着企业、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落户,连壁村开始发生巨变。这种变化如春来草绿,在看似不经意间让村里的账簿丰盈起来、眼前的景色缤纷起来、村民的口袋鼓实起来,深刻影响到连壁村的经济发展、组织建设、村民治理、生态环境、乡风民俗等,其变化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资源变资本,年年有分红,村集体实力越来越强。2019年,连壁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5万元,与全县没有煤铁资源的村相比,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数字。其中有几大块:第一是出租荒山分红。原先不值一钱的2400亩荒山,租赁给嘉耀公司办光伏发电场后,年收取租金30万元。依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股权设置的股比,集体分红10万元,村民分红20万元。第二是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收益分红。这块属全县各村都有的扶贫攻坚项目,每年给村里30万元,60岁以上每人每年分红1000元,60岁以下每人每年分红300元,其余留存集体。第三是出租集体非承包耕地租金。牛晶晶租赁村集体非承包耕地24亩,每年收取租金7200元,村集体留存为发展基金。此外,村民将承包地入股给龙鑫合作社也可分红。目前,全村60余户群众将120余亩土地租赁给龙鑫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土地肥力和所处位置评估等级,每亩每年可获得300至800元不等的股金和管理费。2019年,全村农户累计获得股金6万余元。

(二)“穷家”变“富家”,村“两委”更“把硬”,村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把硬”是左权方言,意思是做事有能力,说话有人听。实力壮大后,村“两委”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好事。近年来,先后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红白理事厅、太阳能洗浴中心,硬化街道、安装路灯。去年,为村民发放福利10万元,其中向低保户、五保户发放4万元。村集体经营的核桃园、药材园、杂粮园,村民出一天勤,挣一天工资。村里清扫卫生、修桥补路等,村民出工出力都按劳计酬,不让大家“白受”。村“两委”说话算话,办的都是“正经事”,村民看在眼里,信任有加。这几年,群众积极向村“两委”靠拢,年年都有新党员加入,目前全村党员发展到31名,党支部的战斗力、号召力、带动力越来越强。

(三)荒山变金山,坡岭成风景,“两山理论”成为现实。目前,连壁村有光伏发电场2400亩,核桃园3100亩、药材园1500亩、杂粮园400亩,还有退耕还林地2000亩、耕地1800亩。郭应林说,全村1.38万亩土地,能利用的几乎全部利用起来了。昔日的荒草山、石头山,如今成了金山银山。尤其是核桃树茂盛、板蓝根花开的时候,全村核桃树绿、板蓝花黄、光伏板蓝,三色交错、美丽壮观。

(四)农民变工人,在家能打工,老百姓挣钱渠道越来越多。入市改革直接受益的是村里群众。其中,年龄五六十岁的群众,感觉特别明显。这个年龄还能干活,但到外边打工很难找工作,而且吃住都不方便。村里各项产业发展起来后,不出村、不耽误种地就有活干有钱挣:可以给嘉耀光伏公司打工,清除光伏发电板下面的杂草等。2019年打工群众50余人,公司共支付工资35万元,人均7000元。可以在村里核桃园、药材园、杂粮园打工,2019年本村、外村共有打工群众100余人,村集体共支付工资24万元,人均2000余元,最多的能挣到3万元。可以给龙鑫农民种植合作社打工,去年合作社用工50余人,共支付工资30余万元,人均6000元。在核桃园、药材园、杂粮园打工的群众,早上7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成了名副其实的“农名职工”。村民张海龙,62岁,去年参加核桃树管理挣工资3万元,担任护林员挣工资7000元、养路员挣工资9000元,妻子田淑萍在核桃园打工也能挣工资几千元,加上种地收入,两口子一年能挣六七万元。

(五)议价变定价,卖粮有保证,“订单农业”让种地收益更稳定。连壁村所产小米等杂粮品质优良,龙鑫农民合作社杂粮种植区于2015年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全国有机杂粮生产基地”,杂粮销售前景广阔。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户签订了两种模式的种植合作协议,一种是农户按合作社要求种植杂粮,合作社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5至1元的价格收购;另一种是合作社租赁农户土地后,再雇用农户耕种管理,不论丰收歉收,每亩地每年支付管理费800元。以前种地靠天吃饭,卖粮讨价还价,现在种地收益提前有了保证。

三、连壁经验的启示

这几年,连壁村之所以能发展起来,集体经济之所以能壮大,农民收入之所以能增加,农业产业之所以能增强,村级治理能力之所以能提升,生态环境之所以能好转,乡风民俗之所以能改变,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将村里闲置的或者利用率不高的“四荒地”、耕地等资源推入市场,更高效的利用起来。对照“五地一产”入市改革,连壁村不存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林地等方面的改革也还没有推开。但连壁村的实践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入市改革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千规律、万规律,市场规律是第一规律。”连壁村曾经是个贫困村,满目荒山,无“路”可走。但连壁村的可贵之处就如郭应林说的,“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逼出了新路”。这条路就是市场之路、改革之路、经营之路。2011年,蓝焰煤层气公司在连壁村打井探测煤层气,补偿给村里34万元。郭应林和村“两委”一班人反复思谋,如果将这钱钱都分给农户,人均不到1000元,起不了大作用,毅然决定留下14万元,作为资本金在荒山荒坡上开发核桃园。在其他村将补偿款分光用尽的情况下,村里走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路子,既让村民在开山种树中挣到了工资,也发展起了集体经营的核桃园。尝到甜头后,他们相继发展起了杂粮园、药材园,引来了光伏企业。如果没有这些举措,山沟里的土地资源也许还在“沉睡”。这充分证明市场不仅有魅力,而且有魔力,看似不值钱的荒山荒坡一旦进入市场,立刻变得生机勃勃,成为创造财富的源头活水。

——入市改革是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可靠手段。连壁村“两委”为什么“把硬”?其一是入市改革让集体经济壮大了。穷家难当,富日好过,有了实力,说了的话能兑现,自然就管用。其二是在入市改革过程中,在干事创业过程中,群众看到了村干部的实干精神,看到了村“两委”的战斗力,感觉连壁村有奔头,自己的日子有奔头,村“两委”和村干部的威信自然树起来了,村民发自内心佩服听从。干群一心,村里治理水平自然提升。

——入市改革是践行“两山理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农村怎样才能践行“两山理论”?现实中没有现成答案,必须因地制宜不断探索。连壁村在引入企业、资金、项目时,在发展核桃、药材、杂粮等产业时,也许更多的是想发展产业,壮大经济。但随着这些产业的壮大,连壁村的生态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好,荒山石山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入市改革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的最佳选择。连壁村各类土地资源入市的过程,也是一场“土地革命”带动“种植革命”的过程。随着荒山荒坡以及耕地林地的入市改革,连壁村的土地加快流转、种植结构快速变化,从分散经营、单打独干到集中经营、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高;从单品种植、粗放管理到多品种植、科学管理、林下套种,产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改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发展的一道难题,入市改革让这道难题迎刃而解。

——入市改革是改变群众思想观念、重塑乡风民俗的有益举措。连壁村的核桃园、药材园、杂粮园、发电场都是村“两委”带领群众争取来的、苦干出的。在苦干实干过程中,他们不仅形成了不甘贫困、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公平公道的“连壁精神”,而且还学到了“招商引资”“入股分红”“订单农业”这些市场化的名词,提高了市场意识、股民意识、公民意识以及诚信意识、契约意识,从而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在物质生活上和思想观念上与时代保持同步。

[编辑:段瑞]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http://jz.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