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讯 晋中市司法局2016年12月底入驻和顺县马坊乡当城村实施精准攻坚脱贫,首先从普法抓起,将精准普法和扶贫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司法行政工作优势,走乡串门,跋山涉水普法、依法帮助群众维护合法权益已成常态,扶贫、扶志和扶法的有机结合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保证了脱贫攻坚工作和“七五”普法如期完成,受到大山群众的一致好评。
“贫困地方的扶贫首先要扶志,除了生产帮扶,我们发挥司法行政的职能优势,将普法工作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让村民懂得法律知识,依法维权,理智维权,根植社会稳定,力保生产正常。”工作队队长如是说道。对每个家庭的家庭成员相关信息、务工情况、健康状况、农耕生产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子女接受教育情况、牲畜养殖数量等信息工作都进行了全面采集,做到“一户不落、一人不漏”。
同时,作为“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主体,在扶贫工作中要将“七五”普法决议的要求落实其中。帮扶责任人通过走访入户、电话回访、开展法律咨询会、发放法律宣传册、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为贫困户讲解法律常识。具体包括宪法、劳动者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义务相关内容、留守老人妇女权益保障、农村法律知识100问、法律援助等群众关心、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提高贫困户、村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帮扶责任人主动承担村内调解员的工作,将邻里矛盾简单化、就地解决,使得村民关系更加和谐。今年4月份,结合脱贫攻坚开展的“五六六”项目工作,村支两委为改善村居环境对道路进行整改修缮,涉及几户村民的土地调整和旧房拆迁问题。在矛盾产生之后,驻村扶贫干部采取入户走访、电话关心等方式,耐心向这几户居民讲解房屋拆迁征地补偿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向村民解释修路“功在千秋”的意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安抚村民,使他们能够配合村委修路工作,推动村镇改造工作的开展。
驻村干部更是以村为家,把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捧着一颗心去,尽心竭力解决村民遇到的问题。通过深入宣传扫黑除恶、反腐倡廉、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村民和干部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配合扶贫工作,提高两委依法履职能力。村里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老人、残疾人、留守妇女和儿童更加需要关心和帮助,需要法律为他们筑起铁一般牢靠的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