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文物局副局长赵曙光,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峰,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竹琴,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黄勋会介绍我省第八批国保单位申报及我省文物保护利用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学英: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前不久,国务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新增79处,国保单位达531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我省11个地市中,运城市新增12处,国保单位达102处,数量在全省位列第一,是全国国保单位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文物局副局长赵曙光,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峰,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竹琴,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黄勋会,向各位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晋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有省内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还有香港商报的记者。欢迎各位!
首先,请省文物局赵曙光副局长介绍我省第八批国保单位申报有关情况及省文物局下一步工作重点。
省文物局副局长 赵曙光:
各位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非常高兴就山西的文物工作与同志们再次会面。我受刘润民局长委托,代表山西省文物局,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西文物事业的媒体界朋友们表示感谢,也感谢大家对我省八批国保申报情况的关注。下面,我就山西第八批国保的申报情况和省文物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向大家做个介绍。
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62处,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50处。这项工作是在去年12月份,我们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经过各县市的层层筛选,通过我省古建筑、考古专家们的严格把关,从600余处当中选出了369处向国家文物局进行了申报。经过国家文物局5轮专家的淘选,最终确定了全国762处的总数,我省入选79处,占到全国总量的10.37%,另有3处与现有国保单位合并。目前,山西共有国保单位531处。其中,古遗址46处,古墓葬20处,古建筑421处,石窟寺及石刻15处,近现代及纪念性建筑28处,其他1处,数量仍傲居全国第一。与国内文物大省相比,较河南省多111处,较河北省多244处,较浙江省多251处,较陕西省多262处,表明山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珍品文物资源富集区,是中华文明基因库中不可替代的文化重地。
令人欣喜的是,这次我省11个市均有不俗的表现,在与全国各省资源比拼中每个市都有斩获,尤其是全国排名前五的地级市中,我省占有四席。具体来讲,这次入选最多的是吕梁市,增加了13处,最少的是朔州市,但也有2处进项。从我省11市的排名情况看:运城市新增12处,以102处雄居全国地级市的第一名;长治市新增7处,以73处排名全国第三、全省第二;晋城市新增7处,以72处排名全国第四、全省第三;晋中市新增4处,以69处排名全国第五、全省第四;临汾市新增11处,以54处排名全省第五;吕梁市新增了13处,以39处排名全省第六;太原市新增5处,以38处排名全省第七;忻州市新增12处,以36处排名全省第八;大同市新增3处,以30处排名全省第九;阳泉市新增3处,以11处排名全省第十;朔州市新增2处,以7处排名全省第十一。
这次山西新入选的国保单位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古建筑仍为我省的遗产大宗。入选54处,占入选总数的68.35%;结合前七批367处国保古建筑,国保古建筑总数达421处,占现有全国国保古建筑总数近1/5,体现了山西无人能匹的古建大省的显赫地位。二是近现代革命文物比重明显增加。在前七批国保单位中,我省共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19处,占全部国保的4.2%。此次公布的第八批国保中有近现代文物9处,占总数的11.4%,较之前有了大幅增长。三是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造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同类遗存的平均水平。
八批国保的申报,我们打了一个漂亮的保卫战,可以用“完胜”来形容。这既要拜赐大自然和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珍贵遗产,更应感谢历朝历代山西百姓对它们的守望呵护。这个全国第一荣誉的取得,一是凸显出山西文物大省深厚的资源潜力,二也是山西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的结果,特别是运城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委、县政府在整个申报过程中给予了高度关注,多次到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请示汇报,组织专家对文物资源进行复核,反复提炼文化价值,体现了高度的政治站位、文化自觉和对遗产的珍视,令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十分感慨。接下来,他们将对其工作和下一步的计划进行专门通报,我们会看到一个负责任的党委、政府在文物保护、文化自觉上的担当和作为。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满怀敬畏之心,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托,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做好抢救、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省文物局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推进工作:
一是在文物保护方面,以保护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最高原则,在做好文物本体的抢救性保护同时,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原真信息的科学采集记录,开展文物本体的监测研究,做好文物信息的档案保全。
二是在研究机制方面,依托山西彩塑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山西国宝级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和山西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引进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搭建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文物科学保护研究平台,提高山西文物的科技保护能力和水平。
三是在安全管理方面,借力国有大型企业的运行平台,铺设文物保护单位的“天眼”监控监管网络。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建立安全巡查队伍。开展法人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增强文物安全防范能力。全面提升文物的安全保护和监管治理水平。
四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多方式多层次引进专业学科带头人。持续推进文博后备领军人才、对外合作人才、工匠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我省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后备人才保障。
五是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持续推进“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对未设置保护机构的文物建筑进行认养认领。对有保护管理机构的文物单位,实施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改革,吸引有经验、有实力、有情怀的社会资本开展合作。引进社会研究力量,讲好国保故事,提高活化能力,让文物说话。
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马学英:
感谢赵曙光副局长的介绍。
下面,请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峰介绍运城市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有关情况。
中共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志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近期,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运城新增12处。至此,运城市国保单位总数达102处,是全国地级市国保文物最多的城市!在这里,我首先代表运城市委、市政府,向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关心支持运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省文物局赵局长、省委宣传部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及各位新闻界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运城地处黄河直冲华山调头东去的拐弯处,属于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运城市国保单位突破100处,这充分说明国务院对运城文物大市地位的肯定,是对运城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的肯定。我们为此既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到文物保护工作的压力和动力。
为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承继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运城市委、市政府将从多方面入手,规划先行,加大保护和利用。具体讲,我们将通过“八个加强”进一步强化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第一,是进一步加强文物资源保护。
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运城文物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类齐全,经过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全市文物底数基本摸清。我们要进一步保护好丰富的文物资源,首先是把文物保护纳入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市、县级领导责任制,为文物保护提供政策、资金、机构、队伍、环境等方面支持;其次是出台《运城市文物保护条例》,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基本建设、城市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做好考古前置和净土地出让工作,确保既对项目建设有利,又对文物保护工作有利;同时,加快全市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提升博物馆展厅及库房文物保存硬件水平,全面改善馆藏文物保护环境,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提升陈列展览水平,深入挖掘、研究文物价值内涵,加强馆藏文物利用,让文物说话,讲好运城故事。
第二,是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在城乡建设中,我们将把文物保护作为工作重点,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协调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特别是防止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建设性破坏行为;涉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坚持原址保护原则,不可移动文物不得擅自迁移或拆除,因建设工程确需迁移、拆除的,必须严格遵照《文物保护法》执行。
第三,是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防护。
我们将实施文物平安工程,进一步完善文物建筑防火和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防盗防破坏设施,降低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风险。落实文物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夯实基层文物安全管理,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文物安全管理网络。特别是要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完善文物保护员制度,推行政府购买文物保护服务,逐处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第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的合理适度利用。
文物的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以服务公众为目的,以彰显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以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为底线。在文物建筑开放使用方面,我们将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不改变原有形式、原有格局和原有风貌,使用前严格核实现状,明确使用职责,开展可行性评估,制定开放策略和计划,按照级别依法审批。文物景区景点要合理确定游客承载量,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不得作为企业资产抵押经营。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重点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游和历史街区休闲旅游线路,提升运城文物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施红色遗产、名人故居和古民居专项抢救性保护与展示利用工程,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
第五,是进一步加强文博创意产品的研发。
在保护好现有文物的前提下,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发展文博创意产业。成立运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将采取授权、合作、独立开发等方式,鼓励众创、众筹,以创新创意为动力,以文博单位和文化创意设计企业为主体,开发原创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为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研发、经营等活动提供指导和便利条件。同时我们要和深圳文交所开展关于古建资产化运营和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的交流合作,构建完善全市文博单位创意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合作机制,形成区域联动;搭建面向全行业的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平台,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支持和引导企事业单位通过市场方式让文物活起来。
第六,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两级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领导组,副组长由市(县)委宣传部长、分管副市(县)长担任;成员单位由文物、发改、财政、住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公安、宗教等部门组成,定期研究区域内文物保护工作。目前,运城市已成立了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各县(市、区)也将成立相应机构;未成立保护机构的国保和重要省保单位,均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文物保管机构。
第七,是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
市县两级要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特别是我们确定了每年市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预算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县级每年不少于500万元,并根据财政增长逐年增加。同时,我们将把国有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畴,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措并举,落实保护资金的投入。
第八,是进一步加强人才保障。
提倡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将建立人才培育和激励机制,提升已有人员素质,重视招贤纳士,建立人才阶梯队伍。在运城市本专科学校设立相关专业,同时,制定奖励政策,优化工作和研究环境,激励多出成果,推进文博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就是这座城市的气质和人文精神,也是她不同与众的价值所在。运城超百个国保单位,是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实物见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根脉,沉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髓。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让文化遗产这个最具穿透力、最具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提供文化支撑。
最后,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运城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共同书写传统文化华美篇章。
感谢各位的支持!谢谢大家!
马学英:
感谢王志峰部长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各位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1.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陈市长,运城有众多的文物资源。您认为这些文物资源有什么特点?
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竹琴:
答:运城市文物数量多、门类全、时代久、价值高,蕴藏着灿烂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和极强的观赏性。总体来看,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史前遗址众多。全市仅旧石器遗址就有173处,新石器遗址更多达608处,尧、舜、禹等先贤的有关资料,是运城作为“古中国”的有力证据,也使运城成为探索华夏文明起源、早期国家形态的重点区域。同时,夏商周时代的古方国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有倗国、耿国、虞国、魏国等。形成了旧石器、新石器、夏商周基本没有缺环的文化体系。
二是古建文物丰富。全市共有古建筑2383座,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价值较高。如芮城永乐宫、解州关帝庙、万荣飞云楼等就是典型代表。芮城五龙庙、盐湖区泛舟禅师塔、万荣太赵稷王庙、芮城城隍庙等唐宋时期建筑在古建筑领域也颇受关注。
三是壁画彩塑精美。全市共有寺观壁画2000余平方米,彩塑270余尊,画工精细,造型精美,内涵丰富。如永乐宫的元代道教壁画,青龙寺的元代三教合流水陆壁画、绛县太阴寺的金代木刻塑像、新绛县龙兴寺、三官庙的元代塑像等都是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四是戏曲文物独树一帜。我们现存戏台多达200余座,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其中元代以前的乐楼、戏台就有16座。早期石刻和近年来出土的宋金墓葬,都有戏剧文物资料发现,揭示了运城作为戏曲之乡的悠久历史。
五是石刻碑碣珍贵。运城故有“三晋碑乡”之称,现存古代碑刻2300余通,其中元代以前碑刻有近400通。如临猗县北魏霍扬碑、隋代陈茂碑、新绛唐代碧落碑、夏县宋代杏花碑等均被国家公布为书法艺术名碑。其它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的各类碑刻也不胜枚举。
六是名人文物荟萃。如关羽、吕洞宾、司马光、裴度、王通、杨深秀等历史名人,多数都有故居和遗迹;特别是闻喜裴氏、解州柳氏、龙门王氏、万荣薛氏等被誉为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郁郁如林,对于我们现代进行人才学、教育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谢谢大家!
2.山西日报记者:
运城作为文物大市,同时还拥有良好的文物资源,是否有申遗的打算?
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竹琴:
答:运城市10年前就启动了关帝庙的申遗工作,2012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截至目前,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的要求,申遗第一阶段工作已全面完成。但是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规则的改变,运城解州关帝庙单独申遗确实困难重重。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建议,我们决定联合河南洛阳、湖北荆州和当阳联合申遗。今年4月、10月,我们分别在北京和运城组织举行了晋、鄂、豫三省关于申遗工作的推进会,申遗申请书有望于明年1月通过国家机构认证,3月上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另外,今年我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时,也提出了运城盐池申遗的议题,并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的肯定。运城盐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我们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给我们做前期的准备工作,那么对盐池的保护省委骆惠宁书记今年两次就盐池保护作出重要批示:“运城盐湖是中华文化文明的结晶,做好盐湖这篇文章对弘扬我们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有积极意义”。下一步我们会按照骆书记的批示要求,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做好运城盐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谢谢大家!
3.经济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想问一下黄局长,你们在永乐宫文物保护上做了哪些工作?
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黄勋会:
答:近年来,我们在永乐宫保护上主要抓了七项工作:一是抓硬件设施。先后完成了永乐宫壁画监测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和展览室“四室”建设,壁画修复设备配置安装到位。二是抓人才培养。我们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西安美院等著名壁画研究保护机构的专家对永乐宫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并选派多名专业人员参加国家、省文物局组织的壁画修复保护和修复培训;先后招聘了8名专业人员,今后还将根据工作需要继续招聘。三是抓课题研究。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文研院、北京林业大学、故宫博物院、云冈石窟研究院等国家、省科研院校进行合作,对永乐宫彩绘泥塑科技保护、建筑病害、虫害治理防治、石质文物保护修复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四是抓经费投入。2016年以来,省文物局每年拨付100万元用于永乐宫文物保护。市政府每年列支200万元,并从今年起提高至300万元,专项用于永乐宫文物保护工作。五是抓病害防治。对所有古建筑梁架、斗拱有可能发生鸟害、虫害的部位进行挂网防护,并开展了永乐宫元代建筑除尘养护工作。六是抓数字监测。对永乐宫四座元代建筑殿内壁画实施监测预警,做到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开展了永乐宫彩塑壁画数字化工程,为下一步开展壁画保护、古建筑研究、文创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持。七是抓修复试验。2019年6月中旬,我们邀请敦煌6名专家、技术人员到永乐宫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龙虎殿试验性修复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开展永乐宫元代彩画课题研究;深化与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进行永乐宫木构建筑病虫害防治研究;与省彩绘壁画研究保护中心合作,开展永乐宫彩绘泥塑保护研究。全方位做好永乐宫珍贵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工作。
谢谢大家!
4.运城日报记者:
王部长,据悉运城最近发布了《运城(河东)上古历史文化纲要》,请问纲要的内容是什么?
中共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志峰:
答: 今年9月下旬,山西运城第30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期间,我们发布了《河东(上古)历史文化纲要》。这是深入挖掘梳理运城历史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件大事。
《纲要》是运城市委市政府邀请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历史系共同组织编撰的,历时两年的研究成果,是一项系统性研究运城上古历史文化的重大学术成果。我们知道,运城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史遗存也非常多。中条山的铜和盐池的盐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古代的另一大优势。从旧石器时代的西侯度、匼河,到新石器时代的西阴村、周家庄,从夏商时期的东下冯和垣曲商城,到周代的横水倗国和上郭古城,历代先民在这里辛苦劳作、繁衍生息,上演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大戏,更留下难以计数的珍贵遗迹和精美文物。研究梳理后可以用“资源重地、交通孔道、文明摇篮、历史舞台”十六个字概括运城地区在中国古代上的重要地位。围绕这条主线,《纲要》对运城境内旧石器时代至秦统一之前的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进行梳理介绍。
从2017年开始,历时两年,形成了这部《纲要》。《纲要》四章八节8万字,科学严谨,涵盖广泛,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以运城为主体的晋南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枢轴”作用。“枢轴”一词最早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斯提出的。主要指中国黄河流域、西方地中海流域、印度恒河流域在公元前1千年左右,同时产生思想与文化突破,是人类文明的主干和根基。把“枢轴”一词用到运城,充分肯定了运城在华夏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得到结论,从旧石器时代直到秦统一之前,大约有3万年左右的时间,这一区域处于领先的地位。
总的来说,开展《纲要》编撰,是运城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运城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为运城的历史寻找根据,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河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工程。将极大提升运城在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重要历史地位,提升运城的文化实力,提升运城人的文化自信,在运城的文化发展史上,《纲要》留下重要的一笔。
谢谢大家!
5.人民日报记者:
赵局长,请问山西在文物保护方面实行数字化有哪些举措、成果和案例?
省文物局副局长 赵曙光:
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是数字时代文物保护、文物信息保藏的升级手段,有两个层面,一是替代传统手工测绘、经验型病害检测;二是通过对文物表象信息影像数据采集,留存文物影像档案。在第一层面,我省开展了隰县小西天悬塑的勘测、忻州濒危建筑及壁画的考古抢救数字化采集。在第二层面我省开展了云冈石窟、晋祠、洪洞广胜寺、永乐宫等30余处国保单位的信息采集保藏和活化利用。下一步我们将从这两个层面加大力度,做好文物的保护与文物保藏工作,为文物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做出山西贡献。
谢谢大家!
马学英: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省文物局、运城市的4位负责同志。同时,也对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