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武晋,省财政厅副厅长陈向阳,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波,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刘磊,介绍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骞进: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牢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初心和使命,群众奔小康,医改保健康,十年砥砺奋斗,走出了一条人人“病有所医”的健康之路。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医改十年来的成就,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武晋,省财政厅副厅长陈向阳,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波,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刘磊,介绍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晋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有省内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欢迎大家。
首先,请省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卫健委主任武晋介绍我省医改工作情况。
省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武晋: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
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改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立足山西实际,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用“山西处方”、“山西办法”解决山西老百姓的看病就医难题,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
一是全面推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基层群众家门口看病就医难题明显缓解。始终坚持重心下移,集中投入41.82亿元,实施“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工程,改善基层基础条件。接力强基层,先后出台两个“30条”指导意见,实施长期对口支援战略、“医卫双优下基层活动”等,持续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养老、补偿、人才补充“三个机制”,稳定村医队伍,涌现出一批以贺星龙为代表的村医典型。2018年底签约服务覆盖率达51.3%,重点人群签约率70.7%。同时,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搭建家庭医生与居民的互动平台,接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000余所,在线管理签约居民174万户。2017年起,以县乡一体化改革为抓手,打造了县域综合医改“山西模式”。
二是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群众看病报销更有保障。2017年,我省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并轨提质。截止2019年9月底,全省累计参保人数达到3255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医改以来,逐年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建立了大病保险制度和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针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以“三保险、三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医保帮扶政策,包括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参保缴费救助、辅助器具免费适配救助、特殊困难帮扶救助,累计125万人次受益。
三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融合。2017年,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到2018年底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改革前的22%上升到27.51%,药占比从改革前的40%以上降至30%以下。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扎实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进全省网格化医疗联合体建设,共建立三级医院纵向帮扶县级医疗集团的医联体60个,成立省级专科联盟37个,帮助县域开展医疗新技术新业务600余项。2017年,建成了全省统一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健康山西”网,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四是围绕“降价保供”抓医药改革,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省481家公立医院药品、医用耗材全部实行了网上阳光采购。坚持集中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开展省级集中招标,降低药品采购价格。2018年9月,山西加入了陕西等13省(区)抗癌药品省际采购联盟。2019年,建立了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参考价省际动态调整机制,与京津冀和13省联盟最低价看齐,2.3万个产品平均降幅22.2%。加强药品使用管理,推进基本药物全面配备、优先使用。
五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开展“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晋医晋才回乡创新创业平台,对急需紧缺的人才实行编制周转池制度,开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动,评选全省卫生健康领域“三晋英才”。其中,高端领军人才41名、拔尖骨干人才559名、青年优秀人才763名全部给予表彰和奖励。2015年、2016年将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范围由65岁及以上扩展到农村60-64岁老年人,共下达体检经费5917.82万元,完成体检138.15万人。2017年以来,省政府持续将“为贫困县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为全省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列入为民实事,累计完成宫颈癌检查676251例、乳腺癌检查677289例、产前筛查近60万人,对检出患者均及时进行了干预和治疗,有效提升了群众健康获得感。
六是政府卫生投入持续增长,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坚持公益性原则,强化政府办医投入第一责任,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医疗卫生资源增量上,新医改十年政府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12.6亿元(其中地方配套55.2亿元)。加强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医院数量从1168所增长到1368所;人均占有卫生资源量不断提升,千人口病床数、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分别从由过去的4.58张、2.43人上升到5.6张、2.67人,为群众病有所医提供了坚实保障。人民健康水平实现“一升三降”,即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升,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15.3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13.70/10万,婴儿死亡率由10.20‰下降至4.5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1.88‰下降至5.31‰。
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骞进:
感谢武晋主任的介绍。
下面请省财政厅副厅长陈向阳介绍新医改十年来政府投入情况。
省财政厅副厅长 陈向阳:
媒体朋友们:
2019年是中国新医改的第10个年头,十年来,省财政大力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起了由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医改十年,资金投入保障有力。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7年,政府卫生支出共计2054.05亿元,年均增长率13.53%。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由2009年的28.58% 提升到2017年的29.99%。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比重由2009年的40.88%降低到2017年的32.09%。2018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的医疗卫生支出为16562亿,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约为7%,同期省财政预算安排的医疗卫生支出为381.4,占我省财政支出的近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
医改十年,推动改革多措并举。促改革。一是合理划分各级财权事权。今年我省印发了《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将医疗卫生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计划生育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二是支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施以来省财政共补偿省级15所公立医院2.67亿元。三是启动并推广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截至目前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了4个省级医院和11个市级医院。四是改革省级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方式。出台并完善了《省级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将财政投入与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数量、绩效考核情况相挂钩,年均补助资金近4亿元。五是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明确我省在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政策;落实国家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实施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和村卫生室运行维护补助政策。建机制。一是健全医保投入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由2009年的80元提高到 2019 年的520元,截止目前,全省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560万人,企业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到686万人,基本实现了我省范围内应保尽保。二是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对参保人住院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自付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险基金按75%的比例支付,年度最高支付限额40万元。三是建立“三保险、三救助”制度。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综合保障比例平均达到90 %,政策执行以来61万人次受益。四是建立乡村医生养老政府补助制度。对在岗乡村医生,按每人每年360元的标准享受政府的专项养老缴费补助,退养村医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优服务。一是支持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财政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69元,进一步优化并扩大了服务项目和覆盖面。二是支持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包括国家免疫规划、艾滋病、结核病防控,精神心理疾病综合管理,重大慢性病防控管理模式和适宜技术探索等服务项目。三是为城乡怀孕妇女免费产前筛查。2017年以来共投入专项费1.56亿元,为全省80.8万城乡怀孕妇女提供了免费产前筛查服务,累计筛查出高风险孕妇5.76万人,确诊出生缺陷767人。提质量。一是实施“136”兴医工程。为提升全省医疗服务水平,省财政近两年来共投入补助资金5.18亿元,支持五家省级公立医院启动10个领军临床专科建设。二是加大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开展“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种人才培养政策。
医改十年,未来仍需砥砺前行。医改十年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下一步省财政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巩固并深化医改成果,建立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骞进:
感谢陈向阳副厅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医改办主任、省卫健委副主任张波介绍“136”兴医工程建设情况。
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张波: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136”兴医工程是壮大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大民生项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楼阳生省长亲自谋划、高位推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历任副省长接续发力、压茬推进,特别是吴伟副省长多次听取汇报,给予具体指导;财政、人社等部门保障跟进、密切配合;省卫健委全力以赴,加速建设,牵引全省医学学科建设、科研平台、人才引进、优质服务等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引领学科建设创新发展。遴选10个有希望冲击全国一流的领军临床专科重点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托管山西白求恩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中科院肿瘤医院与省肿瘤医院合作共建“山西省癌症中心”。山西省卒中急救地图升级版正式合拢,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地市全覆盖”的省份。建成全省首个创伤中心并通过中国创伤联盟认证。
二是带动平台建设突破提升。各项目建设医院相继完成扩容改造,领军临床专科床位数净增加564张,病区增至59个。山医大二院与浙大二附院合作共建“心脏瓣山医大二院膜病介入治疗山西基地”;省人民医院建成国内一流的实验动物中心。确定首批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培训中心15家。引进3D腹腔镜、4K腹腔镜等163件国内外先进大型设备。
三是促进医疗服务扩面提质。引进开发85项国际国内一流前沿医疗技术,通过医联体、专科联盟、对口帮扶、远程医疗等途径,辐射惠及全省60万余患者。先行先试“医护一体化” 工作模式,无陪护病区病房陪侍率从100%平均降至20%以下,出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5%。
四是激发人才科研创新活力。以新建9个院士工作站为牵引,柔性引进国内外一流专家78人。2019年全省医疗机构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项,同比提高42.30%。
五是紧跟5G医疗时代步伐。以领军临床专科为龙头建设远程医疗平台,对下可连接88所县级医院,对上可联通北京协和、上海瑞金医院等20所三级甲等医院。打造覆盖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县级医疗集团和部分民营医院的“健康山西”预约诊疗平台,注册用户达到332万人,服务覆盖人群超过1000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信息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大“136”兴医工程推进力度,尽快将项目建设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骞进:
感谢张波副主任的介绍。
接下来请省医保局副局长刘磊介绍全民医保建设情况。
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刘磊:
一、基本情况
2000年以来,我省陆续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2009年以来,医保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金平稳运行,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2017年,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整合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截至2019年9月底,全省参保3255万人,其中职工694万人,城乡居民2561万人。1-9月,全省医保基金收入329亿元,支出331亿元,累计结余270亿元。
二、主要举措和做法
(一)实行统收统支模式的市级统筹。2007年我省启动城镇居民医保时就实行了基金市级统筹,2013年又实现职工医保市级统筹,成为全国最早实现统收统支模式市级统筹的省份。
(二)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15年以来,我省全面实施医保定点医院总额预算管理。目前全省108个县级医疗集团都实行了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打包付费”。积极开展按病种付费,在临汾等市启动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试点。今年下半年,在全省开展了298种日间手术治疗纳入按病种付费,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群众得到实惠。
(三)着力推动药品和医用耗材降价。全省474家公立医院药品、医用耗材全部实行网上阳光采购。2019年,对国家降税降价抗癌药实施专项采购,99个品种393个产品平均降价12.6%;医用耗材采购实行省际价格联动,2.4万种产品平均降价22%。启动了25种药品在我省的集中带量采购,采购价格大幅度下降。
(四)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2018年以来,我省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和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进行了改革。调整核定了“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等级护理费价格标准,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
(五)全面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管。11个市都建成了完善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群众就医购药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智能监控。去年以来,全省开展了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查处了一大批违规医药机构,有效震慑了欺诈骗保行为。
三、取得的成效
(一)医保制度覆盖全民。2009年以来,我省陆续解决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和特困企业参保问题,逐步将医保封闭运行的大型企业纳入社会统筹。连续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保的积极性。截止目前,全省参保3255万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医保2019年每人缴费220元,财政补助达到520元。目前,医保目录内住院费,职工医保平均报销80%左右,城乡居民75%左右。基本医保加大病保险,职工和居民每年最高可报销53万元左右和47万元左右。医疗救助对象的个人自付部分,再给予不低于70%的报销。
(三)“三保险”“三救助”有力助推脱贫攻坚。2017年7月,我省开始实施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三保险”“三救助”和“136兜底”的医疗保障帮扶政策。目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住院费用综合保障比例达到90%,基本实现各项待遇“一站式”直接结算。
(四)便捷医保基本实现。201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跨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17年又在全国首批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截至目前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7万人次,费用46亿元。
当然,我省医疗保障也面临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基金收支压力逐步加大、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等困难。下一阶段将着力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打击欺诈骗保、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深化药械招采改革、推行医保服务便利化,为全省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
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骞进:
感谢刘磊副局长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问答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各位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近期,我省医疗卫生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出台,请问这项改革较之前主要有哪些具体的变化?
省财政厅副厅长 陈向阳:
本次改革将医疗卫生领域的事权划分为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计划生育、能力建设四个方面。就我省来说,和改革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公共卫生方面。我省的《实施方案》将公共卫生划分为基本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卫生和地方公共卫生三个部分。其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上划为中央事权,明确由中央财政承担支出责任。也就是说,今后开展全国性或跨区域的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所需的资金将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本次改革还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进行了扩充,主要是将前述项目之外的原重大公共卫生和部分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予以保障,且明确了补助标准和负担比例,由中央、省、市县财政按比例共同承担支出责任。为落实好此项改革,2019年我省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了14元,达到每人每年69元,仅中央和省级财政就将为此增加投入1.31亿元,且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将逐年提高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山西青年报记者:
近年来医疗保障在促进解决群众看病贵、减轻个人负担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刘磊:
医改十年来,我省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在促进解决群众看病贵、减轻个人负担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概括起来,就是“1个普遍,6项重点”。
“1个普遍”,就是稳步提高普惠性的医保待遇标准。医保目录内住院费用职工医保平均报销比例达到80%左右,门诊大额疾病(慢性病)平均报销70%左右;城乡居民的报销比例也分别达到75%左右和65%左右。在此基础上,职工大病保险参保人员每年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约8万元)以上的部分,按90%报销,每年最高45万元左右。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对参保人员年度内住院费用个人负担超过1万元以上部分按75%报销,最高40万元。
“6项重点”就是对部分困难群体、重大疾病、特殊药品等给予重点保障,解决群众在就医费用方面的突出矛盾:
一是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以“三保险”“三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医疗保障帮扶政策,贫困人口在县内、市级、省级医院住院的医保目录内费用,个人年度自付额不超过1000元、3000元、6000元(“136兜底”),目录外费用原则上报销85%,住院费用综合保障比例达到90%。
二是2017年和2018年,先后将34种抗肿瘤靶向药纳入医保报销,并且开通医院和药店“双通道”购药报销,以方便群众。
三是将两种发病率极低、治疗费用极高的罕见病用药纳入报销,实施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专项救助、社会援助五重保障措施。
四是完善城乡居民门诊保障机制,将高血压、糖尿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支付,报销比例在50%以上,全省近400万人受益。
五是将298种日间手术治疗的费用也纳入医保支付,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费用能够报销,群众得到实惠。
六是进一步提高了地方病、血液病的待遇标准,减轻了患者负担。
谢谢大家!
香港商报记者:
请问“136”兴医工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张波:
随着国内外生物、基因、移植、克隆、介入技术以及高新医疗设备在临床医疗上广泛应用,医疗技术发展全面提速。我省医疗技术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国际发展趋势相比,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一方面,优质医疗资源数量匮乏、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传统优势临床专科与国内本领域最高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2017年楼阳生省长在我委调研时提出,要参照“1331”高校“双一流”工程做法,在医疗卫生领域谋划实施一项工程,打造一流医学学科专业、医学联盟及平台载体,提升医疗服务水平。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136’兴医工程,打造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重点专科和综合医院”。为此,经过半年多的多轮调研、论证,2018年省政府从战略全局高度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36”兴医工程全面提升医疗水平的意见》,启动实施“136”兴医工程,即: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医疗水平这一工作主线,全面推进领军临床专科、重点医学实验室和卓越医学团队三项重点建设,协同推进前沿医疗技术开发、医学装备保障、科技基础平台、国际医学协作、专病诊疗中心、产学研成果转化六个基础项目实施,带动全省优质医疗资源发展壮大。从而有效破解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推动医疗机构在临床、科研、装备、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升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以点带面促进全省医疗水平整体提升,努力满足山西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骞进:
非常感谢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的领导同志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