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晋中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杨世杰就晋中市社会扶贫专项行动工作,向媒体进行通报。来自省、市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居正主持本次新闻发布。
晋中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杨世杰
尊敬的领导、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也很感谢能有机会同各位朋友就我市社会扶贫专项行动工作进行专题交流。因为时间关系,下面就利用几分钟时间做一个简单介绍。
晋中市坚决贯彻中央、省重大决策部署,把社会扶贫作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要举措,全党全社会抗牢共同责任,充分发挥体制优势、积极创新思路模式,全市形成了干部驻村定点扶贫、市域县际协作扶贫、工商企业联系扶贫、群团组织合力扶贫、社会组织爱心扶贫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扶贫新格局。
一、基本情况
晋中市社会扶贫坚持以“挖掘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实现共同富裕”为导向,聚力“搭平台、挖潜能、强帮扶”,创新完善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扶贫机制,激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个层面的供给侧叠加效应,以“一张网、两条线、三体系”为抓手,创新互联网+社会扶贫、超市+社会扶贫、媒体+社会扶贫“3+1”模式,实施“一网三超”提质、百企万户带贫、“一帮三出”巩固、品牌宣传带动、社会力量助力五大工程,凝聚合力、激发动力,搭建起社会扶贫的广阔舞台,汇聚起了全社会关注贫困问题、关心扶贫工作、参与扶贫济困的强大合力。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责任担当,“三方发力”夯实责任体系
一是坚持党委政府引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扶贫工作,把社会扶贫与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各县(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完善社会扶贫建设体系,拓展社会扶贫工作内容,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扶贫新模式,以社会扶贫“一网三超”、新媒体消费、献爱心捐助活动等为载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扶贫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提高社会扶贫精准度,营造社会扶贫浓厚氛围,汇聚社会扶贫强大合力。榆社县以社会扶贫管理服务中心为载体,抓好“爱心超市、项目超市、消费扶贫、孝善基金”四个载体,积极构建“1+4”社会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夯实脱贫基础,实现本质脱贫。
二是坚持帮扶干部主帮。全市1288个帮扶单位,911支工作队,3721名驻村工作队员,3.94万名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队覆盖全市6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38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在全省率先把帮扶工作放到“一票否决”的位置,明确帮扶单位承担帮扶主体责任,帮扶单位“一把手”是帮扶第一责任人,驻村工作队承担帮扶直接责任,帮扶干部是所包户脱贫的直接责任人,第一书记是驻村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帮扶主体同当地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在脱贫攻坚中负同等责任。率先明确市、县、乡党政机关节余工作经费可用于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所有贫困村全部建起帮扶工作室。率先出台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积分制管理办法,采用日常工作积分、突出成效加分、发生问题减分的动态管理和量化考评。全市各级帮扶干部对接贫困户8万户,对接次数26.6万次。对接非贫困户10.4万户,入户次数11.6万次,入户走访排查问题859个,出台针对性政策举措394条,问题整改率达到100%。
三是坚持社会力量主动。为唤起社会各界帮扶意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构建社会扶贫大格局。将“10·17”扶贫日、志愿服务、爱心募捐、节日慰问等活动贯穿社会扶贫全过程,全力激发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同舟共济献爱心·众志成城抗疫情”捐赠活动,捐赠款项物资1514万元。昔阳县举办以“精准扶贫,你我同行”为主题的扶贫日募捐演出活动,全县党员干部,工商企业和爱心人士现场募捐1604万元,并成立光彩事业促进会,设立扶贫基金,用于精准扶贫。和顺县开展扶贫日民营企业捐赠活动,天凯经贸集团、中兴建筑、地厚建安集团、荣晟建筑、银圣化工、随生建材、一缘集团、丰泰煤业、日日新贸易、山河醋业、宫都矿产品深加工、和美矿业、银河湾农牧科技、东泰肉牛育肥、千禾农业、新马杂粮、宏田嘉利、新泊源煤业、方圆安装、华瑞新科等20家民营企业捐赠善款305万元。山西贡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无偿捐助榆社县云簇镇段家沟村扶贫资金10万元整。左权县开展“点亮心灯 为爱行动 助力脱贫”慰问活动,慰问贫困妇女 45人;困境儿童 59人;特困家庭14户,发放慰问金10.95万元。
(二)聚焦重点发力,“五大工程”实化任务体系。为挖掘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创新思路和模式,调动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热情,重点实施好“一网三超”提质、“百企万户”带贫、“一帮三出”巩固、品牌宣传带动、社会力量助力等五大工程,搭建起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针对疫情影响,出台《应对疫情影响确保决战完胜十条措施》和《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企业帮扶就业一批、市政项目就业一批、涉农项目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就业一批、农村产业就业一批、劳务安排就业一批、爱心岗位就业一批等“七个一批”措施,安置就业2.62万人,4月底全市贫困劳动力就业8.36万人,以去年底务工就业人数为基数,就业完成率103.7%。聚焦未脱贫、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三类群体”,晋中市动员正常生产的93个煤炭企业、11个焦化企业帮扶左权、和顺、昔阳3个贫困县和太谷、祁县、平遥、灵石、寿阳5个非贫困县(区)的104个村、带贫10400户,通过产业、就业、产品、公益“四个一批”精准帮扶,确保不能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户、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新冠肺炎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每人年增收1000元以上。
(三)坚持典型示范,“多方融合”构建宣传体系。出台《晋中市收官总结宣传方案》,在全市开展了收官宣传“1234”行动。今年以来,中央广播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山西首站在榆社县社城村进行直播;在全市评选了20名“最美扶贫人”;全市消费扶贫月活动以“消费扶贫、惠享晋中”为主题,组织展销活动20次、网上直播33次、推介活动8项、承办活动15项,“一揽子”举措搭建了消费平台。在“10.17”全国扶贫日期间全市脱贫攻坚成就展、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携手﹒追梦”晋中帮扶干部网络摄影展等10项活动;编印了《光辉历程画册》、《扶贫记忆》《先进典型事迹》《干部驻村帮扶典型案例》《优秀驻村工作日记选编》《脱贫“双示范”典型案例》“一册五书”;人民日报、中国扶贫、人民网、新华网、山西日报等媒体全方位报道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
三、工作成效
(一)“一张网”促进社会力量资源整合。晋中市持续发力推广以社会扶贫网为平台,爱心超市、项目超市、消费扶贫超市三位一体的社会扶贫新模式。截至目前,社会扶贫网已注册爱心人士167527人,累计注册贫困户34896人,累计受捐金额61419元;全市通过社会扶贫网认定消费扶贫产品共99个,涉及9个任务县39家供应商,库存总价值6.5亿元,销售金额达到2.3亿元。全市新增爱心超市49个,达到590个,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各扶贫单位进一步巩固爱心超市星级创评积分、孝善爱心积分、人居环境积分、道德提升积分等创新性扶贫成果,并以此为标准,向贫困户发放了价值300余万元的物品;各级工作队打好项目超市“精准对接牌”。通过完善运行制度,确定了200余个帮扶项目,资金总量达300余万元;工作队帮销助销各类农副产品100余种,购销金额达到了300余万元;全市以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为载体,建设扶贫专馆3个,专区19个,消费扶贫“专区”“专馆”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消费扶贫“五进九销”带动44080名贫困人口增收。
(二)“两条线”构建社会扶贫大格局。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两线”持续发力。坚持政府引导,“一帮三出”巩固成效明显。我市针对榆社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短板,创新实行富县帮穷县、出钱出人出成果“一帮三出”机制:榆次、介休、灵石、寿阳和晋中开发区援助5个乡镇,每年按照不低于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专列援助资金,每县成立帮扶工作组,实施产业配套、民生项目、党建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及示范廊带建设等五项工程,在援助乡镇打造一批样板村、建设一批好产业。在榆社县打造5个样板村,上马了扶贫超市、服装加工厂、便民市场、养殖园区等一批民生工程,被帮扶的5个乡镇4000余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00元,成为全省协作扶贫、对口帮扶的典范。坚持全民参与,社会力量助力各显其能。市扶贫办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动员全市59个爱心企业助力扶贫。扶持榆社县扶贫车间发展,提供订单2800余万元;动员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就业,提供岗位3480余个。市扶贫办联合中山市速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光彩照明·安全饮水”社会扶贫公益捐赠活动,向全市9个任务县无偿捐赠太阳能路灯2126台、净水机500台、空气净化器300台,按公司商品市场价共折合人民币375万元。晋中康华体检中心向市直驻村帮扶干部捐赠价值200万元的体检卡,爱尔眼科医院向需进行眼镜和白内障手术的贫困群众赠送价值80万元的眼睛救助项目。
(三)“三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晋中社会各界力量纷纷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发扬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今年以来,晋中社会各界力量纷纷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发扬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今年以来,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接受社会各界各类爱心捐款捐物460.3万元,太谷、祁县、平遥、灵石、寿阳县接受社会各界各类爱心捐款捐物248.41万元,9个任务县各类爱心捐款捐物惠及贫困群众14.55万人。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扶贫大格局凝聚了各类帮扶资源,为晋中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提供了积极帮助。全市累计脱贫23.9万人、67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市剩余1279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降至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