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晋中市首家劳模·工匠精神传承教育基地揭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王根元为基地揭牌。
劳模·工匠精神传承教育基地设立于晋中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创设劳模·工匠精神传承教育基地,是市总工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深入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劳模精神”系列活动的一次重要实践,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体现。同时,建立劳模·工匠精神传承教育基地,将劳模和工匠精神纳入基础教育序列,是传承劳模和工匠精神的一次创新尝试。通过基地,让劳模和工匠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通过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将劳模和工匠精神细化到劳动学习和探索创意里,从而使大家更加地尊重劳动,感知劳动的光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练就过硬劳动本领,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同频共振中实现人生价值,让劳模和工匠精神“接力棒”代代相传。
揭牌仪式之后,市总工会还特邀我市劳模、榆次区北田镇青青苹果合作社负责人武祝琴为参加培训的中学生开讲 “星耀课堂”——“劳模·工匠故事”的第一课。武祝琴生动讲述了自己舍弃大都市舒适生活回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致富奔小康、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引起了现场600名师生的热烈反响,给大家以全新的体验和启迪。(晋中日报 记者冯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