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架桥梁 共谋发展谱新篇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刘瀛 王永生)今年以来,晋中市榆次区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委、晋中市委关于校地合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等“12大基地”建设任务,切实将大学科技、人才、技术优势与榆次实际、战略优势充分结合,实现人才共享、互利共赢,为“服务全市大局,靓出榆次名片”奋斗目标做出不懈努力。
应时顺势搭平台 促区校“牵手”
深化校地合作,是双方立足实际、抢抓先机、谋划未来的“先手棋”。榆次区建立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接收了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的大学生。目前,已有29名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分别在榆次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卫健体局、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实习锻炼,时间为42天。同时,榆次区将实习实训基地纳入“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技能提升工程培训点,为大学生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提供了充足的便利。
下一步,榆次区还将统筹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高校年轻干部、新进人员提供30个基层实践锻炼挂职岗位,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结合本人意愿,从榆次区的“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中拿出一定比例编制,鼓励留任。
互联共建双通道 促区校“联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榆次二中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着力打造优质生源基地;中国农业大学与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共同研究高粱籽粒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子结构,搭建科研平台;中北大学与晋中经纬新科机械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适合人体运动规律和习惯的外骨骼控制系统,解决老年人行动困难和失稳摔跤问题……
高校在人才、技术、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拥有雄厚实力,榆次区通过校企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建产业项目的方式,不断拓宽合作视野,搭建合作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开展校企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共同上一堂党课、共同完成一件事”等方式,探索校企党支部合作新实践,充分发挥党建优势推动特色支部建设。二是共建产业项目,支持鼓励高校与全区企事业单位共建重点实验室、合办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据统计,在农业科技领域中,山西堡子酒业有限公司、山西丰谷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分别与晋中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工业科技领域中,山西福瑞沃农大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福源昌老陈醋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分别与西安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榆次区各企业研发团队总人数已达925人。
全面发展强基地 促区校“共赢”
榆次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加快推进“12大基地”建设,探索出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服务机制。据了解,榆次区与中维控股集团合作的榆次区大学生创业基地计划,今年8月即将挂牌。该基地占地1.6万平方米,旨在为人才提供低成本的创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吸收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就业;同时,搭建人才与企业的双边市场,通过线上线下资源与大数据沉淀,使人才无缝对接;按照“虚实结合、四轮驱动”的思路,构建“培训+实训+项目+平台”服务模式,着力覆盖12大基地建设,从人才引进、发展、培养、共享、保障上全面发力,实现区校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