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中讯(袁荣 张春燕)平遥县始终将悟思想作为根本,办实事作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换届工作部署要求,坚持调研摸底、专项审计、后进村整顿、后备干部储备“四个先行”,全力以赴抓好换届准备工作,夯实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基石。
调研摸底先行。建立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街道)入户,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社区)联户制度。通过开展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211个村和16个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重点掌握“两委”班子基本情况、运行现状、干群思想、后备干部储备及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突出问题,逐村(社)分析研判,形成“一村(社)一报告”。对部分软弱涣散、村情复杂的重点难点村(社区)实行县级领导包联,动态跟踪。目前,共座谈村(社区)“两委”成员1425人,切实做到了基本情况、班子运转、党员现状、人选储备、群众诉求、风险隐患“6个清楚”。
专项审计先行。坚持先审计再换届原则,以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扶贫资金、惠民项目资金使用等为重点,全面铺开村(社区)干部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对资产资源较多、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较大的村(社区),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重点审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整改,对审计结论形成书面报告报组织部门备案,并以村务公开形式,张榜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确保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后进村整顿先行。县、乡、村三级联动,采取“四必访、三必问”的方式,确定1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严格落实“四个一”帮扶机制,由11名县级领导联村,11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18个县级机关单位结对,选派11名熟悉基层党建工作、乡镇工作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在找准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制定整顿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共制定工作举措83条,为群众兴办民生实事18件,化解信访矛盾31个。
干部储备先行。严格落实年龄、学历等换届人选资格条件,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通过组织引、机关派、公开聘等多种方式蓄好农村(社区)干部“源头活水”。分类汇总,建立全县农村(社区)后备干部库。截至目前,入库后备干部达741人。基本实现每个村(社区)有1-2名书记后备人选、2-3名“两委”后备人选目标。特别是首次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59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岗29个,有效破解了社区支部换届“无专职委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