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扬长补短
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7月27日上午,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市政府政务中心1129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晋中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晋中调查队就202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向媒体进行通报。来自省、市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居正主持新闻发布会。
市统计局四级调研员王爱捷
各位记者:
下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全市紧紧围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创优营商环境,经济活力迅速提升,生产需求有效回升,收入效益明显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初步核算,2021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4亿元,同比增长11.8%;第二产业增加值384.7亿元,同比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361.5亿元,同比增长12.5%。
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四方面特征:
一、发展活力:持续提升
1. 牧业支撑明显,农业经济保持稳定。
上半年,我市以有机旱作增效、畜牧产业提质为突破,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健康稳定运行。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7亿元,同比增长13.7%,产值增速为近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农业方面,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温室大棚改建新建,粮食和蔬菜生产有效增长,蔬菜产量同比增长5.4%,带动农业产值达19.9亿元,同比增长3.5%;牧业方面,以规模化标准场建设为牵引,加快畜牧高质量发展项目投入使用,生猪、牛、羊等出栏大幅增长,拉动牧业产值达42.1亿元,同比增长39.2%。
2. 市场主体发力,工业产销实现较快增长。
各行业企业紧盯目标,全力以赴稳固工业基本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煤与非煤均保持较好增势,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15.9%,非煤行业增加值增长23.5%,其中,机械、冶金行业分别增长51.6%、19.8%,化学、建材行业分别增长33.8%、32.8%,对工业经济的拉动明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活力迸发。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5.3个百分点。
坚持常态化服务企业,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上半年,全市亿元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8%,拉动工业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安泰集团、东方希望等重点企业产值均实现较快增长。
加快促进产销循环,巩固工业经济良好形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销售产值分别增长42.8%、46.2%,其中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3.8%;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45%,同比提高2.24个百分点。原煤市场需求旺盛,生产销售持续向好,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增长20.3%,原煤销售量同比增长31.6%。
3. 受损行业加速恢复,服务业向好形势明朗。
从收入看,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3%,其中,去年受损严重的交通运输仓储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2.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7%。
从增加值看,第三产业增加值361.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8.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2.6%、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8%,其余行业也保持平稳增长。
二、发展短板:加速补齐
1. 民生投资较快增长,城乡设施不断完善。
重点项目加快进度,农业投资持续巩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4.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91.3%,尤其在得天缘商品猪循环经济园区项目、新大象生猪产业化项目、山西交通苗木培育基地项目等的推动下,畜牧业、林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
紧盯城建重点工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0.7%。科教文卫等公共领域投资也保持较快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8.2%,山西职教港首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南院建设项目、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晋中院区项目分别完成计划总投资的30%、22%。
2. 新兴产业发展良好,经济新动能强化。
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上半年,我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1%,尤其在吉利汽车、晋能光伏、斯能风电等企业的带动下,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71.6%,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465.3%,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44.4%,带动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54.1%。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山西贵恩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凭借“成丰货运”平台,开展大宗货物智慧物流服务,营业收入涨幅明显;信息技术方面也涌现出一批先锋企业,祁美科技、海纳实业等今年营业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
文化旅游产业恢复明显。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1.5%,七家重点监测的景区旅游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
3. 外贸规模扩大,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加快外贸创新发展,重点产品出口明显回升,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1.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40.5%。传统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8.4%;玻璃器皿出口同比增长60.7%;焦炭出口同比增长231.3%,均保持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品中,随着我市光伏组件产量的增长,光伏组件成为我市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上半年出口量达1.8亿元,同比增长754.6%。
三、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1. 制造业投资比重提升,投资内部结构优化。
上半年,全市二产投资中,高耗能行业和传统行业投资下降,采矿业投资和电力投资分别下降0.3%、56.3%;工业技改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稳步向好,分别增长23.2%、30.1%;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近60%,较上年同期提高17.5个百分点。
2. 升级类消费加快好转,消费上档上级。
消费稳步向好,开展“礼享生活·晋情消费”系列促进活动,以各类展会为契机,积极搭建消费新平台。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3.3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商品零售317.3亿元,同比增长27.2%;餐饮消费加速恢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73.8%。
升级类消费加快回补,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3%、65.2%,通讯器材类、书报杂志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6.1%、54.5%和696.9%。
大额消费回暖,汽车石油消费保持向好趋势,汽车、石油零售额分别增长15.5%和22.6%;住宅相关消费回升,五金、电料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9.5%,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8.3%。
网络消费保持较好增势,上半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2.5亿元,同比增长28.4%;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9.1%。
四、发展质效:明显改善
1. 物价就业保持稳定,民生保障力增强。
食品价格回落致使物价低位运行。6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1-6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处于近年来较低的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较上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5%,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经济恢复带动就业形势稳中趋好。上半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36%,低于4.2%的调控目标;城镇新增就业2.18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60.6%;农村劳动力转移2.45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71.2%。
2. 各类收入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向好。
财政收入加快增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8亿元,同比增长17.6%。主要的支撑:一是采矿、制造、交通等行业增收明显,拉动税收收入完成61.7亿元,同比增长23.2%;二是受专项收入、罚没收入等的带动,非税收入完成37.1亿元,同比增长9.2%。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5.6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2元。单位成本降低推动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7.9亿元,较上年同期提高51.5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03%,较去年同期提高4.5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就业形势渐好带动工资性收入明显增长,各类经营活动恢复也有助于经营净收入提升,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9元,同比增长11.1%。城乡收入同步好转,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18505元、9648元,分别增长9.1%、14.2%。
总的来看,全市经济稳步向好,供需循环畅通,经济进一步恢复、进一步向好的因素在持续累积、逐渐增多,但经济中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也较多,任务依然艰巨。下一阶段,全市上下要继续凝心聚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夯实投资基础和消费基础,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为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附注
[1] 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
[2]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4]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5]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来源于晋中市财政局;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晋中市商务局;就业数据来源于晋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7]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