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最美示范区 叫响太行文旅新品牌——左权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工作综述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  晋中>县市动态>
创建生态最美示范区 叫响太行文旅新品牌——左权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工作综述
2021-09-15 09:38:16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左开文)左权文旅示范区是晋中市唯一、全省七个生态文化旅游类示范区之一,是左权县实现县域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打造太行文旅品牌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左权文旅示范区紧紧围绕“生态景观最美、指标考核靠前、形象品牌叫响”的目标,以“一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一廊(百里画廊)一汇(国际民歌汇)”为工作着力点,努力打造没有“围墙”的一流示范区。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省考核为优秀等次。

以一流规划为引领 高起点绘好“施工图”

描绘最美全景蓝图。左权县瞄准文化旅游示范区定位,坚持生态为体、文化为魂、产业为本、带动全域的发展方针,围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康养、特色农业、新型能源等主导产业,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相互支撑,编制完成了《左权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总体规划》及一系列专项规划,为实现近、中、远期建设目标,构建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建设最美百里画廊。百里画廊位于左权中轴线上,地处左权县城到麻田红色小镇百余公里公路路段,是左权人文、自然资源精华集聚之处,也是境内最具带动作用的中部廊带,是左权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区域。该县充分挖掘太行腹地、民歌故里、革命老区底蕴,全力打造“太行风光游、民歌海洋游、红色文化游”三大特色,大力推进桐峪1941小镇、左权国际民歌汇永久场馆、沿线乡村太行千户特色民宿、太行风情民俗文化园、太行森林步道、红色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全力构建太行百里新美景。

编织最美三条彩带。打造清漳河沿线“绿玉带”。以治水、亮景、增效为目标,以创建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为引领,建设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沿线太行水景村庄,做足灵动文章,开发清漳秀色,让清漳河成为珠联玉串的绿色丝带。打造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乌金带。借助省委、省政府发展太行板块旅游东风,规划建设11条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贯通太行旅游新走廊,乌黑油亮的旅游路蜿蜒盘旋在太行山间,成为欣赏太行风光的景观大道。打造百里画廊黄金带。按照百里画廊相关规划,实施以金色树种为主的一线十片区4000亩苗木培育工程,让百里画廊成为左权旅游核心区的生态修复黄金带、助农增收黄金带,营造“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独特美感。

以创新机制为关键 高效率打好“改革牌”

推进“一体化运行”制度改革。左权县坚持区县一体化布局,把示范区作为全县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型发展主阵地,坚持区县生态文旅产业一体安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一体督导考核,力争让示范区成为左权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富有创新创造力的经济增长极。坚持区乡(镇)一体化建设。示范区与乡镇上下联动,建立健全项目齐抓、资源共享、责任同担机制,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合力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出台了示范区管委会、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动工作制度,文件互传共阅,信息互通共享,人员互助共用,工作互帮共做,形成“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格局。

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统一联合初评、统一清单告知、统一网上办理、统一政府服务、统一承诺公示、统一多图联审、统一收费管理”的承诺制审批流程,建立“并联办+承诺办+合作办+证照联办”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示范区项目“全承诺、无审批、拿地即可开工”制度落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一条线垂直管运”制度改革。按照“三化三制”改革要求,组建成立左权华遨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全面推广“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加快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步伐。

以“两山”转化为主线 高质量念好“项目经”

精心谋项目。按照打造全域化、全链条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目标,围绕“清凉夏都、红色左权”建设,结合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精心谋划了桐峪1941小镇、红色主题公园、民歌汇演艺场馆、文化综合体、“黄金谷”景观廊带、莲花岩休闲度假、龙泉森林康养、石佛寺森林康养、辽西休闲消夏、慢行旅游路网、太行旅游公路等一批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精准招项目。采取中介机构专业招商、区局一体全面招商、包装项目精准招商、景区景点自主招商等多种形式,以“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文化旅游、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引进红色研学、民俗文化、生态康养、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新能源等项目,以明确的招商思路实现精准考察对接洽谈,提升项目引进精准度和成功率,一批批项目实现成功落地。

精细抓项目。按照“县区一体化布局、区局一体化推进、区乡(镇)一体化建设”的一体化工作机制,以“示范区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项目合力推进”模式,形成职责明确、紧密协作、一体推进的良好格局;坚持“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以“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形式,为项目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以造福群众为根本 高水平答好“民生卷”

“左权绿”成为最亮丽品牌。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麻田凤凰山国家核桃专类公园、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快速推进,实施10个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龙泉酒店荣获全国“最佳口碑森林康养酒店”,“桃花红·杏花白”入选省特色花海基地。

“辽州蓝”成为最诱人名片。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成功、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通过省级初审。县域内所有河流管控全覆盖,清漳河麻田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三类水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市排名第一,城乡环境治理综合考评全市第一。

“便民路”成为最漂亮风景。改造通村公路16条、新建17条,优化客运班线10条、公交线路4条,所有建制村实现“双通”目标,交通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获得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

“富口袋”成为最现实红利。把示范区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机制创新带富,乡村增景创富,产业带动致富,为富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引擎。

[编辑:艺伟]

手机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我要啦免费统计
//jz.sxgov.cn/